前面我们讲到了获取读者流量,就需要加大故事张力,而故事张力=悬念+情节+冲突
冲突和情节都是释放的张力,并且情节能够反着抵消张力,所以冲突越大越好,而情节最好越小越好。
那么接着讲悬念是如何强化冲突的,悬念就是未经释放的张力,为什么说悬念是强化张力,而不是增加张力呢?
强化和增加还是有所区别的,那就是悬念对于张力的递增倍数比直接写冲突来的大不少。
悬念的张力是陡峭上升,而冲突却是平缓上升。
如下图所示:
所以在公式 张力=冲突+情节+悬念,增加冲突的数量,增加悬念的质量。数量是指,冲突的因素、外力,质量是指悬念的张力强度。
情节则尽量减少张力释放,也就是不要一次性喂饱观众,要喂到三分饱,读者才有继续吃下去的欲望。
那么如何设置悬念呢?知乎黑门山大大给了几个方法,我试着理解了一下。
心理法则:人类对有威胁的事物比对无威胁的事物更加敏感。
威胁就像定时炸弹,你不知道它会不会爆,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炸?但是你每天都在想着。
威胁破坏了观众的安全需求,并且因为爆炸的杀伤力太大,于是不得不关心,因为代价很大,观众在前期对主角投入了感情,因此希望安全需求得到满足。
这个威胁在《冲突与悬念》一书中写道:需要等待,时间越长越好,张力越强。
原因是时间越长,观众对于主角的投入越多,比如感情、时间。这时候张力伴随着没有爆炸的定时炸弹,在观众脑海中想象、强化,张力就越大。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精彩的结尾:结尾仍然只能喂观众七分饱,故事戛然而止,剩余的三分需要观众自行想象,到这里故事才算成功。
总结一下就是要置你的主角于危险的境地,虐主角,但不能满足观众期待,只能喂观众三分饱,直到结局喂七分饱,悬念强化张力的时间越长越好,留白给读者想象。
第二个心理法则是恐惧留白,道理和上述一样,只是满足的需求不一样,威胁侦测用的是安全需求,恐惧留白用的是好奇心需求。
例如《七龙珠》《水浒传》收集七颗龙珠,凑齐108个魔君。
第三个法则是特殊事物更容易被人记住。这里涉及到网文的创新。
《黑莲花攻略手册》就用了病娇人设、穿书、俩个特殊事物。《遮天》九龙拉棺。
并且《黑莲花攻略手册》还运用了威胁侦测。就是妙妙的书中命运,慕声的病娇人设。
4,人们有一种代价越高,越想要的倾向。这一点也是遵从上述道理,不断虐主角,并且让观众投入感情和时间越久越好。
5,序列效应,就是说排在最前面的与排在最后面的元素,要比排在中间的更容易让人记住。
用一张图总结一下如下:
0点时作者供给线情节本身具有的张力,就是这个故事内核。也就是人们感兴趣的特殊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