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女游戏》已改名叫《情感反诈模拟器》,买这款游戏的原因很简单,它的宣传片内容是胖猫、翟欣欣这些令人义愤填膺的事件,我顺便想了解下捞女的手段有哪些。

虽说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捞女会看得上吗?还别说,游戏里有一个片段,是两个捞女对话,“你怎么总能找到有钱人啊?”“哪有那么多有钱人,没钱可以让他去网贷呀,随便贷个十几二十万还不容易。”普通人一样都是捞女的目标。
我玩了8个多小时,看了些攻略勉强通关,通篇玩下来觉得这游戏并没有透露出多少捞女的骗人手段,有些小失望,游戏里所展现的大都是一眼看穿的那个捞术,比如给女主播打榜,认识不久就几十万的把钱慷慨借出去,玩到后面几章,越来越觉得与反诈相差甚远,综合来看,网友说这个游戏只是披着“反诈”的外衣,也不为过。
比较有趣的现象是,《捞女游戏》当中的捞女二字能引起很大的反应,仿佛这两个字只要一出现,就能刺痛许多人冒犯许多人,说明什么不言而喻,如果你说我是捞男、渣男,我一点都不会觉得冒犯,因为我根本不是那种人,也没有过那种行径,但要是你说湖南的种种不好,那我有概率会生气,因为我真的是湖南人。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在某乎上看到,一股脑第一时间下单,号称不玩也下单的那些男的,后面因为游戏作者表达感谢时包括说了姐妹们,于是这群男的立即去退款,并到某乎上留言宣泄。这跟看到捞女二字就情绪失控的女性,像极了,只是性别不一样而已。
吵闹随他们吵闹去吧,重要的是,能有更多的人在游戏留言板里留下真实可贵的经历,这可能才是游戏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