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经历的结束或者开始必然有一个原因去推动。一个娇羞的女子,身边必然有一个宠她的男人;一个霸气的女子,必然有一个听话的男人;一个气质随和的女子,必然有一个爱他且彼此尊重的男人。我想每一个女子,也都幻想过成为哪一类女子,而我们真的是想成为那一类女子吗?还是那只是我们缺失的一部分。
我是一个在大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爷爷奶奶,还有父亲众多的兄弟和姐姐。记得大家庭里重要的事情,最后的决议都是通过家庭集体会议去完成的,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开会这个事情是很严肃的,无形中也惧怕着大人们的权威,从小也就谨言慎行,生怕犯错。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大家认为的不好的事情我基本是不会做的,最后成长的结果就是我不知道我自己是谁。
到了离开父母的年龄,走近了社会,在跌跌撞撞之中前行,才想去弄清楚我是谁,因为当你不知道你自己是谁的时候,你只是在被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还有这个信息极度爆棚的时代影响着,而你的内心没有一个坚定的自己,自然你的每一个决定都不一定会是对的。
上周听完德芬关于女性所应该具备的三个特质,第一个是女孩儿的面向,第二个是女人的面向,第三个是母亲的面向。这三种特质同时具备的人很少,多多少少都会有某一部分的缺失,而这种缺失大多来自于原生家庭。我们父母生活的年代从时间或者经济状况,或者知识的认知,都不允许她们会考虑到对我们的爱和关心究竟有哪里不妥或者缺失。也正是因为我们不完全具备这三种特质,所以我们会不自觉地向外求,而求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完善了我们自己的某种缺陷,而只是让自己内在的某种情绪得到了平衡。遇到一个能足够容忍我们的人来说,你会是幸运的,但是不是每一个人的包容度都可以无限地强大的。相反,遇到一个不能包容你的人来说,因为你不完整的人格特质,你势必会让人性的弱点被释放,比如贪嗔痴,贪即是不满足,嗔即是不包容、挑剔,而痴即是没有目的、散漫,所以说一个人知道你自己是谁是多么的重要。
人生的旅途中,不需要向谁去证明你是谁,只需要你自己知道你是谁,让自己成长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改变,外面的世界始终也只有一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