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老的长城修复被铺上了水泥,我宁愿它依然以斑驳的旧貌屹立在高山之上,风雨之中,那千年的古迹毁于如此,令人痛心,宁愿其自生自灭。
每一个城市都在不断扩大,高楼林立,花园锦簇,城市的建设追求时尚,可是中国的建筑总是拆了建,建了拆,一边促进了城市经济为GDP做着贡献,一边也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每个当政者在书写工作报告时又记下一笔,为社会主义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可是刚刚盖好的大楼坍塌,刚刚开通的道路出现裂缝,正在施工的桥梁车毁人亡,不到三十年大楼变成了危房。各地修建的奇葩建筑数不胜数,随处可见,大秋裤、大裤叉、山寨白宫、山寨天安门,这就是中国新建筑,各地争先立起高楼,看谁比谁更高。难道中国建筑只能比更高、更怪、更短命吗?当代建筑失去了中国古建筑特点,与世界接轨,那去哪一个城市都是同样的混凝土的森林,宽阔的道路上跑满车辆,高楼大厦中呼吸着浑浊的空气,中国与世界没有了分别,没有了自己的特点。
我的故乡保留下来古老的火车站、陈旧而不失庄重的旧政府大楼、工人文化宫,仅仅数十年的建筑,也留下我对故乡永远的回忆,我希望他们能永远的保留在那里,等待游子的归来。多么渴望有一天,我们依然可以或漫步了大街小巷,或向往深山老林、或乡村中去寻找,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西安城墙低矮的四合院,苗寨的吊脚楼,福建的客家土楼,陕北的窑洞,深山中的古寺,租界里的老教堂。去看看那数百年前的建筑,那是古老文化的载体,具有一种永恒的魅力。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记载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是祖辈们生活的象征,更是古老文化的体现,而我们,则迫切地需要一种共识来维护建筑文化的记忆与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