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不要忽视当事员工的作用
今晚六点,我刷了一次微博,热搜第一的话题是“她喊救命,我是去救命的”。毫无疑问,这是关于单身女子和颐酒店遇袭的话题,而话题的主角,不是出手相救的女房客,就是另一位全程目睹事件经过的酒店员工。果然,点进一看,原来是北京青年报的记者找到了这位员工,请他还原了事件的过程,并引用了一句极易引起误解和争议的话作为标题——她喊救命,我是去救命的。直到这一刻,这个话题依然是微博热搜榜的第一名。
不出所料,评论里很多嘲讽这位员工的网友,当然也不乏为他说理的人。在两种观点中,我支持后者。
早上,我看了当事人在微博上发布的遇劫经过,她是这样描述这位酒店员工的:
从文字上来看,她一直在强调酒店服务员“没有阻止疑犯施暴”、“没有把他拉开”。没有看视频的时候,就这两段文字的导向,我对服务员的直观感受也是冷眼旁观、未曾提供帮助。但是,随后我便看了当事人发布的时长3分38秒的“20160403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女生遇袭”视频,看过之后,我认为,事实并不是当事人所说的那样。
仔细看这段视频,这位服务员大约在视频的第37秒出现,可以看到他与黑衣男子之间有过交谈,应该是在劝说。没错,从始至终,他大多时间都在尝试口头上的劝说,没有强力阻止黑衣男子对当事人施暴。但是,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自从出现以后,他就从未离开过这个女孩!这无疑在无形中形成了对黑衣男子的威慑。试想,如果服务员劝说无效后就走开了,那么女孩还能等到她口中的女房客出手相助吗?而且,仔细看视频,在第3分钟,女孩试图逃跑被黑衣男子抓住后,服务员已经开始出手阻止,并不是当事人描述的冷眼旁观。只是,客观地说,这位服务员的阻拦方式的确是比较“温柔”的,没有起到解救女孩的作用,致使黑衣男子成功地拖拽了当事人一段路程。不过,就在视频的第3分09秒,当黑衣男子险些将当事人拖进电梯时,是服务员第一时间拉住了这个女孩,可以看第三个截图,当时女房客也在往前赶,但是她是在服务员拉住女孩后才赶到的。所以,在这一事件中,酒店服务员从始至终都是解救女孩至关重要的人物,当事人所描述的“没有阻止疑犯施暴”、“没有把他拉开”并不准确,服务员是没有“第一时间”阻止、没有“第一时间”把他拉开。
同样作为女生,我非常理解这位当事人当时的恐惧和慌乱,以及多次向服务员求助却没能得到预想中的帮助时那种失望和心寒。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恐惧、慌乱、失望、心寒交杂的情绪,让她把服务员描述成了冷眼旁观事件经过的人,忽略了服务员在解救她时所发挥的作用。不过,作为旁观者,我们却不能就这样完全听信当事人的一面之词,而去嘲讽这位并没冷眼旁观的员工。
(二)为何女房客可以出手相助而当事员工不能?
话说回来,就算酒店服务员没有出手相助,固然会显得冷漠,但其实也无可厚非。
请各位看客冷静地想一想,在酒店当服务员的究竟是什么人?即便不是外来打工者,也是北京这个城市最底层的百姓。在自己的工作场所做出一件并非常规工作的事之前,他必须要考虑到所有的后果。
在这一事件中,这位服务员可能认识这位黑衣男子,也可能不认识。如果他不认识,他必须考虑这只是小两口闹别扭的可能,如果他强力阻止,会不会被冷静下来以后的夫妻俩反咬一口?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先例。如果他认识这位黑衣男子,那么就像我们想象的一样,黑衣男子能够进入酒店,必然已经得到了老板的默许,连老板都默许的事情,一个小小的服务员还敢阻止吗?女房客可以随时退房,甚至可以永远不再入住和颐酒店,难道这位服务员能随时辞职,永远都不到酒店行业打工吗?
就在今天,与这则女子酒店遇袭相呼应的,是另一则“女子被绑架,银行取款时悄声求救”的新闻,一位被绑架的女子,在疑犯强迫女子到银行取款时悄声向保安求助后获救。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位保安同样并没有第一时间解救女子,而是立刻将消息传达给了银行的领导,由领导出面要求员工想尽办法拖延时间,直到民警到来。对比一下,酒店服务员瞻前顾后了两分钟,没有第一时间解救当事女孩,是一件非常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单身女子酒店遇袭,我们到底该关注什么?
在这个事件中,我看到很多人在说社会的冷漠是罪恶的助推器,没有帮忙的人就是罪恶的帮凶。这些说的都没错,但是,我还是想提醒各位一句,请注意,事件发生的地点,是酒店。什么人会去住酒店呢?是这个城市的外来者,甚至是对这个城市完全陌生的人。至少,对我来说,当我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入住的酒店走廊里忽然传出了女子的高声叫喊,我是根本连房门都不敢出的,更不用提出手相助。你可以说我懦弱,也可以说我冷漠,但是,你不能否认,每个人都有自保和自利的本能。
我这样说,绝不是为了经过的房客们开脱。我只是想说明,如果想要开脱的话,所有人都有理由,唯独和颐酒店没有。我们固然应该去关注社会愈发冷漠的事实,但在这一事件上,最核心的问题是酒店的管理漏洞。
第一,为什么黑衣男子可以进入这家酒店?据网友透露,这家酒店的电梯需要用房卡刷开固定楼层,但在这一事件中,房卡似乎成为了形同虚设的东西。我读书的时候,很多次单独外出,都会选择如家,原因很简单,一是如家的价位适中,学生可以承担,二是我单纯地认为,如家毕竟是全国连锁的快捷酒店,安全性会比地方性宾馆好一些。今天才明白,原来所谓安全性,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的幻想。我在成都、杭州、沈阳和太原都住过如家,似乎除了沈阳之外,在其他几个城市的确都遭遇了被塞入小广告的情况。现在想想,在我一个人在房间里熟睡的时候,门外有陌生人将一张张充满色情意味的小卡片从门缝塞入我的房间,真是一个莫名惊恐的画面。过去塞的是卡片,那以后会不会有影视剧情节里的“迷烟”?单身女孩的住宿安全究竟由谁来保证?
第二,为什么和颐酒店的服务员不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请注意,这和为什么服务员不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是不同的,前者强调的是“和颐”,后者说的只是服务员个人。从经济学理性人的角度来看,服务员的个人选择必定是权衡过后的最佳方案。那么为什么服务员需要在个人利益和顾客安全之间权衡呢?往好的方面想,或许是酒店对于员工的应急培训不够到位,导致服务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立刻采取正确的行动。往不好的方面想,就是酒店对员工灌输的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而不是一切以顾客安全为上。如果,这位酒店服务员清楚地知道,无论黑衣男子与当事人是不是吵架的小两口,无论他们事后会不会反咬自己一口,酒店都能以事出有因为由为自己提供应有的保护,谁不愿出手做英雄?如果,一旦发现事情只是一场误会,这位服务员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谁又不会犹豫再三?在中国,出了事就让临时工顶缸的难道还少吗?
关注社会的冷漠没有错,但是,在这一事件中,不能让谴责冷漠的声音盖住对酒店管理漏洞的追究。说实话,如果我是如家集团的公关,我一定会在“社会冷漠”这个话题上大做文章,以此来转移公众的视线,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事件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继续做一个房客爆满的精品酒店。只是,如果如家集团公关成功,那不止当事女孩输了,我们就都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