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小小地立一个flag,等到2018回看。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好长时间,终于看完了。而且后一大半是在感冒困顿无比的时候,默默一边打瞌睡一边刷完的。后面清醒了点儿,又重新看了一遍,但大概的想法竟是相差无几的。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书到底讲了什么,居然能够作为一本名著流传下来,明明里面都是粗话和主人公看不起一切的态度,不过就是主人公在被学校退学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偷拿了父母的钱,拿着家人给的生活费去看看世界嘛。
后来又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作者、时代背景等等,如果要着重解读的话,主人公这种叛逆而决绝选择出走的行为,似乎是让大部分人最为喜爱的部分。试设想,任性不学习、被开除、在大都市随意流浪、见过形形色色的面孔,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大概是很多从小到大一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我们,内心里一直无比羡慕的吧。
我个人的生活经历里,大概最强烈的叛逆感出现在“早恋”的时候,想方设法地从家里溜出去,找尽借口晚回家,但也还是不敢下定决心干脆离家出走。曾经有一次完整地设想过离家出走的全过程,发现大概是无处可去无所事事的,所以这个想法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作为一个一直很听话的乖乖女,在听到大学室友讲述她初高中的叛逆历史时,简直觉得室友身上自带光芒。
可是如果按这样说来,我应该是会喜欢霍尔顿的,他想做什么就去做了,几乎不用考虑任何后果。可是我并不大喜欢这个角色。思来想去,大概是因为不喜欢这种鄙夷一切厌恶一切的态度吧。他的一切迷茫和彷徨,是建立在物质基础极为丰富的条件上,可是他所鄙夷的,恰恰是为他的叛逆和自由提供基本条件的人和物。这就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
说到这里竟恍惚间觉得是大人在说教啊笑
怎么说呢,从我个人不多的生活感想来看,学会对生活和周遭一切抱有理解之心其实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它会让你知道,原来绝大部分人都过着这种让人不爽的生活,而自己能做的,绝不仅仅停留在抱怨,甚至成为堕落中的一份子,而是去找到自己更想要的那种生活状态,并为之去做一点点的努力。不喜欢霍尔顿的原因,大概就在于他鄙夷周围的一切,却找不出来根本的原因在哪里,最后能做的也就只有妥协,这大概不是真正的青春期成长吧。
最后用译者前言里的一段话总结吧:
“我国的青少年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收到党、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亲切关怀,既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又有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精神生活,因此看了像《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的书,拿自己的生活环境与资本主义的丑恶环境作对比,却能开阔视野,增加知识。”
当然,青少年们是否真正收到了组织的亲切关怀,又或者说,让我们找到人生意义和理想这件事儿应不应该寄托在组织上,这都是有待讨论的。但以此做结,更多是为了提醒,不可尽信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