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须我友。
注:原文整理自天涯论坛, 原文作者天涯账户为大梁如姬,文章仅供分享。
【译文】
葫芦瓜有苦味叶,济水边有深渡口。深就垂衣缓缓过,浅就提裙快快走。
济水茫茫涨得满,岸丛野雉叫得欢。水涨车轴浸不到,野雉求偶鸣声传。
又听嗈嗈大雁鸣,天刚黎明露晨曦。男子如果要娶妻,趁河未冰行婚礼。
船夫挥手频招呼,别人渡河我不争。别人渡河我不争,我将恋人静静等。
案:
如果我能戒掉了思念,就不会开在你的窗前。
是啊,如果我能放弃了你,也就不会尴尬地、孤零零地等在河岸边了。如果你能明白我这份不负约,始终等你的情谊,请你不要再让我等待。如果你不能懂,那么,请你明白,决定放弃是我多么痛的割舍。
《匏有苦叶》是一个守信的故事,讲这首诗之前,先看看两则著名的守信的故事。
《庄子·盗跖》记载了这样一出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寥寥数语,将一个悲剧展示在世人面前。
那个叫尾生的少年,跟自己喜欢的女人相约在桥上见面,约期的时候大概也许了一个不见不散的誓言,所以,尾生早早地来到了桥边等待。但是,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晚上,姑娘不知道是忘了这回事,还是根本就在跟尾生开玩笑,等了半天,她就是没出现。老天爷也在为尾生伤心,下起了暴雨,于是,桥下的水涨起来了,而且越涨越高,从开始只是将尾生的脚浅没了一点,到后面都淹到腰上了。
按理说,这个时候正常人都是赶紧跑呀,否则淹死了多不值?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是?这次没来,下次再来就是了。可是尾生不这么想,他觉得,姑娘没来是她失约,但自己不能失约,所以始终要等到最后一秒。而且,如果姑娘是有事羁绊了来迟了呢?那会儿没有手机,来不了发个短信通知一声就行,尾生只好干等了。万一到时候姑娘来了,自己却走了,岂不是把她一个人丢在大水里?
于是,尾生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淹死我也不走。
大水笑了,你不走,我不能冲走你呀?雨越下越大,水越涨越高,前头的水坝大概也被大水冲开了,于是,一层冲击一层,大水哗啦啦来了,把尾生冲了个老远。尾生想,这样不是办法,我说了不走就不走,正当千钧一发之际,他抱住了一个柱子。
后来,尾生就这样抱着柱子死了。
历代文人墨客非常推崇这个故事,把尾生奉为男人中的情圣,算是为负心汉扳回了一点分。尾生也被人奉为守信用的代表,宁愿死都不肯失约,多好的人呀。《战国策·燕策一》;里面直接把尾生奉为天下三大德行高尚的人之一:“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也。”
再后来,这则故事经过多方演绎,人们说,尾生跟姑娘约会的那座桥叫蓝桥,倒是跟电影《魂断蓝桥》来了个契合。
其实,尾生的诚信固然是有,但按照正常的推理,这则故事大概就要褪去一点浪漫光环了。情况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下大雨的时候,尾生是坚守诚信打算继续等的,可是没想到水势凶猛,居然发了洪水,这个时候尾生是想走却走不掉了。见识过洪水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洪水来的速度非常快,根本来不及逃跑就被卷进去了。所以,他只好拼命找支撑体,正巧遇到了一个柱子,本来想抱着柱子等洪水退去以后再回家,可是大水还没退他就坚持不住了,到底是抱着柱子饿死的,还是掉下去被冲走了淹死的,谁也不知道。
这么说似乎有点摧毁经典的爱情故事,可作为一个正常思维,我只能推断事情的经过应该是这样。
“尾生抱柱”的故事出自《庄子》,《庄子》的故事很多时候并不能作为信史,杜撰的可能性相当大,所以,就当是个故事吧,故事,本身就经不起推敲的。
与这个故事有着异曲同工的还有一则,说的是楚昭王的夫人贞姜守约的故事,出自刘向的《列女传》。说楚昭王有一天带着人出游,把夫人贞姜留在渐台上。后来也是莫名其妙发生了大水,楚昭王着急了,赶紧派使者去把夫人接过来。使者也是手忙脚乱,接到命令就出发了,根本没想到接个夫人这么简单的任务自己也完不成。
当使者来到渐台的时候,水势还没有涨到怎么样,使者开心滴喊:“夫人大水来啦,大王派我来接您,跟我走吧!”
贞姜一看,说:“喔,你是使者了,那大王的符节呢?”
“啊?”使者愣了,再走近一点:“夫人,是我啊,您不认识我啦?”
贞姜瞥了一眼:“你不就是大王的近侍吗?当我痴呆啊,怎么会不认识你。”
“哈哈,认识就好,夫人咱们赶紧走吧。”使者说。
“走什么走,我问你,大王的符节呢?”贞姜说。
“这个,这个,大水来得急,走的时候匆忙,大王没发符节给我呀。”使者说。
“喔,那你回去拿符节吧,我在这里等你。”贞姜坚定地说。
“啊,等我回去,水都把您冲姥姥家去了,您还是跟我走吧。”使者说。
贞姜说:“我听说,贞洁的人不会失约,我跟大王约好了在这里等他,我不会失约。勇敢的人不会怕死,我知道跟着你走,我肯定可以活下来。但是如果让我背信弃义,打死我我也不干。”
“嗨……”使者叹息了一声,赶紧驾着马车取符节去了,边走边想,如果夫人淹死了大王不会把我也陪葬了吧?当使者再一次跑了个来回,渐台上早就空无一人了,贞姜果然被冲到姥姥家去了。
楚昭王很难过:“夫人这是以死来成全我的名声啊!她是我楚国守信的典范,这样诸侯都会信服我们啊。唉,既然夫人这么崇拜贞洁的人,我就给她赐谥号为‘贞’吧。”就这样,贞姜就得了这个名字。
这两则故事杜撰的可能性都很大,而且情节有一些雷同,都是大水来成全别人的大义。当然,如果不是雷同就是抄袭了。尾生和贞姜算是杀身成仁的典范了,不过最后他们也算是求仁得仁,分别得到了万世的传颂。
巧合的是,《匏有苦叶》跟水也有关系。
诗里的姑娘跟自己的心上人是隔着一江水的恋人,那个水叫济水,因为隔着茫茫春江,两个人见面的次数也就少了,因此,思念的节奏也被拉得更紧。
那天,对面的少年跟姑娘约好了到她这边来见一面,姑娘早早地就打扮好,来到了济水旁边。水边相当热闹,有过河去走亲戚的,有过河去找心上人的,也有过河去娶亲的,当然,河那边也不断有人来这边串门的。最热闹的是,动物界也来也来凑热闹,不远处有雌雄野鸡叫个不停,天上还有大雁飞来飞去,似乎,这真是一个适合出游的季节。
姑娘站在岸边等着自己的心上人渡过河水来到自己身边,于是,当别人热热闹闹渡河的时候,她则一个人安静地站在旁边围观。来了一拨人,走了一拨人,送走一批,又迎来一批。等了半天,她遇到跟尾生一样的问题了,心上人没来,继续等着还是回家去生场闷气呢?既然约了,就继续等下去吧,说不定他有事耽搁了。姑娘做了决定。
等得久了,岸边的船夫有点奇怪,开始招揽生意了:“嗨,那个小姑娘,过河不?”
“不了,我在等人。”姑娘微笑着回答。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流逝,姑娘仍在岸边等待。船夫又按捺不住了:“姑娘,你等的人还没来呀?我载你过去找他吧!”
“不了,我们约了在这里见面。”姑娘有点尴尬,又婉拒了。
接着,河岸边走亲戚的几乎都走光了,只剩下姑娘还站在那边等,显得有点傻,有点呆,还有一点难堪。
“嗨,姑娘,你还在等啊,他不来,你就去那边看看呗,船票很便宜的,一路上还可以游览风光啊。”船夫又开始说了。
“谢谢您船家,我相信他不会失约的。”姑娘还是拒绝,她是等,也在赌,等他来不来,赌他重不重视自己。
于是,漫长的一个上午,就是这样的情况——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船夫不断喊她过河,她一次次婉拒,表示要在这边等她的那个人。
后来《匏有苦叶》还被用去形容其他方面了。鲁襄公十四年,晋国人带领联合国大军前去教训秦国,以报秦国当初的偷袭之仇,大军来到秦国泾水附近都停止不前了。其实,大家都有点不想打,本来是想带着大批人过来吓得秦国主动投降,可是秦国骨头硬,死活不肯投降,于是,战争被拉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偏偏这个时候,晋国的主帅荀偃也不发话,因为他有点不敢打。于是,所有国家的大军只好驻扎在河岸边等着渡河的命令。
等了几天,晋国的大夫叔向终于等得受不了了,跑去问鲁国的叔孙豹:“现在这个情况,咱们到底要不要渡河啊?总不能驻扎在这边吃吃喝喝一个月,到时候再回去,然后宣布咱们联合国打得秦军不敢出兵迎战吧?”
叔孙豹说:“大夫你听过《匏有苦叶》没?”
叔向是很有学问的人,两个有学问的人见面谈话,根本不需要说太多,双方都是言简意赅,听一句话就知道对方什么意思了。
那么,叔孙豹是什么意思呢?就像诗里的这个姑娘,她不是不想渡河,而是,她在等人啊,因为他们早就约好了。叔孙豹也不是不想渡河,他早就想尽快结束战争回家抱老婆孩子去,可是召集大家出征的晋国都没说话,其他的诸侯国都没有表示,鲁国一个国家怎么敢贸然先行动?所以,不是不渡,“昂须我友”——我在等一个跟我一起前进的朋友呀。
人涉昂否,昂须我友。你要不要过河?不,我在等我的朋友。
伴随着多次这样的问答,诗戛然而止了,就像精彩的电影,总在最后给你留个悬疑,让你展开想象去猜想他们的结局。电影是为了方便继续拍续集,而诗里是怎么样的呢?姑娘等了一个上午,面对着此情此景,不由地产生灵感,作了这样一首诗歌了。至于后续情况,她自己也不知道,因为,她还在岸边等着。站在济水边上,她修长的身影显得有些落寞,披散下来的秀发随风飞扬,给人立了一幅千年的画卷。
这样的等待,不禁让我想到那首歌词——如果我能戒掉了思念,就不会开在你的窗前。是啊,如果我不在乎你,也就不会尴尬地、孤零零地等在河岸边了。如果你能明白我这份不负约,始终等你的情谊,请你不要再让我等待。如果你不能懂,那么,请你明白,决定放弃是我多么痛的割舍。
说到这里,笔者就有点鄙视诗里的男主角了,如果他真的爱她,怎么舍得让她那么尴尬地立在那里呢?如果他真的怜惜她,又怎么会爽约?两情相悦的爱应该是一种伟大的救赎呀。在失约的那段时间,少年有没有想过对方的处境,有没有考虑过她会失望和难过?想到她难过的心情,会不会有一丝心疼?如果都没有,好吧,这样不公平的模式,真是一段无奈又该死的爱情。也许,笔者有点刻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