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查自纠成为常态,许多人却首先去翻找“万能模板”。“学习不够深入”、“创新意识不足”……此类问题如万金油般,搁在谁身上都看不出是谁的问题。如此“查摆”岂非让反思流于形式空转?
此般“万能问题”何以大行其道?表层下潜藏三种心态:应付心态、从众心态和避责心态。某些人将自查视为额外负担,只求快速填表交差;有人则担心自己暴露的问题或显得突兀,唯恐“枪打出头鸟”,于是随波逐流套用安全措辞;更有人忧虑触及实质问题会引发责任追究,于是用模糊表述筑起保护墙。一位年轻基层干部私下坦言:“深挖问题如同自缚手脚,写套话最安全。”这心态恰是“万能问题”得以蔓延的土壤。
然而,“万能问题”实为一把钝刀,它非但无法切除病灶,反而使病灶在隐蔽中悄然恶化。敷衍塞责的“万能问题”如同自我麻醉的鸩酒,侵蚀着个体自省能力与组织健康的肌体。当反思沦为走过场,刀刃便卷了刃,问题则如暗礁继续潜伏于平静水面下,成为组织和个人前行的无形羁绊。更可怕的是,当“万能问题”成为集体心照不宣的默契,一种无声的“共谋”便告形成——最终使组织失去刮骨疗毒的勇气与能力,在温水煮青蛙的安逸中沉沦。
欲破此局,需从认识与制度两端同时发力。思想上必须彻底认清:查摆问题绝非闯关游戏,而是刀刃向内、祛病强体的严肃修行。制度层面则应建立明确约束机制,让“万能问题”无处藏身。可推行“问题清单公示制”,使个人查摆置于阳光之下;或实施“问题—整改—成效”闭环管理,使空泛表述无法遁形。同时,更要为敢于揭短亮丑者撑腰,营造“真问题才有真进步”的氛围,使“真查摆”成为真正通行证,而非“万能问题”的遮羞布。
“万能问题”万能之处仅在于能遮蔽真实问题,但绝无可能真正解决任何问题。敢于直面问题,正是个体与组织焕发新生之始。鲁迅先生曾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刮骨疗毒虽痛彻心扉,却能令腐肉去而新肌生。当“万能问题”的遮羞布被彻底撕去,我们才能以坦荡之姿面对自身病灶,在刮骨之声中迎来真正康复的曙光。
唯有如此,“查摆”二字才得以摆脱形式主义的枷锁,回归其自我革新的本真——在求真务实的土壤中,生长出直面真实的勇气与解决问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