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的电影和很真的人生。”
这是我看完电影《飞跃老人院》后最大的感受。
所谓很重的电影,其一体现在电影演员上,这部电影的演员平均年龄超过80岁,并且都是身获多奖的老艺术家,其二体现在它用朴实的手法映射了当今社会部分父母与儿女之间渐行渐远的距离。
2012年一经上映,就在国内外斩获了两大奖项。
这部电影主要描写了三对老人的生活:被赶出家门的老葛、与女儿断绝联系的老周以及被儿子扔在养老院的老钱。
这是一场老人院之旅,以老人们的视角描绘出观众再也不能回避的比死亡还要残酷的父母养老问题。
01、老葛
老葛的老伴死的早,想要再找一个老伴,儿子不允许,也就作罢了。
等到儿子结婚后,家里空间比较小,儿子便主动给老葛介绍起对象来,让老葛早些搬出去住。
后来,儿子出了事,急需用钱,找老葛借钱。
此时的老葛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状态了,他说他需要征求家里的同意,这笔钱也就没借给儿子。
便被儿子记上了,儿子认为老葛太无情,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管,便与他断了联系,就连孙子也不让老葛看。
接着,老葛的第二任妻子得了癌症去世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继子身上。
继子惦记房子,给了老葛20万,让老葛离开。
离开的老葛去找孙子,发现是孙子的大喜日子,他把20万给了孙子,当作是买房的首付。
自己的亲儿子不待见他,继子也要赶他走,没有办法,走投无路的老葛只得投奔在养老院的朋友老周。
夜半起来,老葛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竟然失禁,他静悄悄地拿着床单到卫生间,边洗边哭。
当老周找到他时,老葛正准备上吊,结束自己这条命。
年老,被继子不待见,亲儿子也一直怨恨着自己,老葛的心里难受至极,都说养儿防老,可是老葛养了两个儿子,却只能自己走到老人院。
何其可悲!
当儿子来到老人院归还这20万时,说了一句:“这20年来你欠我们多少债?”
被同住的精神不太正常的老高一个瓶子扔过去:“只有你欠我们债,哪有我们欠你的债!”
老高这一辈子有三个儿子,结果一个个都盯着他那点家产,分完了家产,又盯着他的房子,把他扔在了养老院。
都说养儿防老,体现在老葛和老高身上,不但没养老,反而还被啃老。
父子之间哪有谁欠着谁一说呢?
当孙子听完爷爷的事情,回到家里,对父亲说:这个家太小了,爸爸你们搬出去住吧!
同样是当初父亲对待爷爷一样。
父亲听完勃然大怒。你看,当儿子这样对他时,他感到很寒心,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要把自己赶出去。
那怎么没想到当时他对待他父亲的那一副面孔呢?
父母倾尽了全力去爱你,不是为了让你寒心的,养一条狗都认主人,养一个人呢?这个情节很讽刺。
02、老周
老周是老人院的开心果,然后,在他的背后,同样也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老周的女儿与他断绝了关系,去了日本。
老周到了养老院,发现自己患上了癌症,到了晚期。为了能去见女儿最后一面,他积极的组织老人们排练,参加天津的一个节目《超级变变变》。
为了拿到冠军,去日本比赛,这样,他也能跟着去日本了。
可惜,节目是拿了第一,但老周也永远停在了大海边,大海的对面是日本,他也只能看着大海,这片他与女儿之间最大的阻碍。
毕淑敏说过: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下归途。
不知道老周的女儿会不会记得,那个远在中国,日日牵挂自己的老父亲。
03、老钱
老钱比其他老人都活的要好一些,起码他有一个比较孝顺的儿子。
当老人们出走时,老钱的儿子开着车去追,说起了当时送父亲到老人院的原因。
父亲年龄大了,爱喝酒,一喝酒脾气就差,送父亲到老人院也是希望能在自己看不到的时候来管制住父亲。
后来,院长说了这么一段话:您算没算过这么一笔账,我们的父母现在都有七十岁左右了,假定他们还能再活20年。
以我来说吧,我每年只有春节那几天才能回家,其实也就是五六天,每天真正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只有几个小时。
五六天是十几个小时,二十年是两百多个小时。
总觉得二十年还很长,可是这么算下来,只剩下十几天了。
仔细一想,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每年只有过节的时候才回家5天,5天里要走亲戚,看朋友,真正能跟父母坐下来聊天的时间恐怕还没有3个小时吧?
这样算下来,想想就觉得可怕,我们跟父母的时间不是很多了。
04
电影《飞跃老人院》故事简单,情节平淡,却意犹未尽。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特色,通过描述这三位老人背后的故事,揭示了:老人院并非老人们自己的愿望,他们告别世界最后希望能和自己的孩子多待一会儿,而不是待在这养老院等死。
这一切,都是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
多和父母聊聊天,常回去看看父母,不要让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变得无限小,等到最后才明白过来,才后悔起来。
看到这里,不如拿起电话,跟父母通个电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