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时间术
作者本田直之专门就这个主题写了一本《杠杆时间术》,进行详细论述。本书只是选取摘要阐述框架。
在此列出对我有启发的点:
1.最大化投资时间
时间是最公平的东西,对于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时间无法凭空变多,但通过杠杆效益增加时间效能是可行的。在投资时间上,增加时间资产,就能够“不劳而获”“少劳多获”地获得多余的时间,从而再投资,实现DMWL,从而实现成果。
作者明确把时间用途分为一、自我投资类,即“输入”的时间,例如与人会面交流、读书学习、与积累有关的时间投入。二是“输出”时间。三是吃饭睡觉等生活时间。四是“私人”时间。在时间分配时,改变观念,不是这件事要花多少时间,而是我的这段时间要做哪几件事。另外,优先预留自我投资的时间,这就有点像强制储蓄的每月定存一样,先把有意义的事,利于增加时间效益和资产的事情先预留时间,确保不受外事干扰地完成。
在我看来,时间可以分成三大类——投资型,消费型和固定型。固定型时间是每个人必须消耗的时间,例如吃饭睡觉。消费型时间是开销后无法产生长远收益的时间,例如为了换取报酬而按部就班地工作。只有投资型时间是资产类,可增值可持续发展。例如早起预留清醒高能的学习输入时间,就是投资类。前一类时间每个人差异不大,而后两类时间如何分配,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格局和生活质量。
善用记录时间,分析时间去向的手段,也利于我们不断清楚当下的状态和接下来要修正的地方。
2.建构例行化固定消费时间
作为一个正常人,一个社会人,不可避免要花销固定时间和消费型时间。那么有没有技巧提高开销时间效率的技巧?
1.用俯瞰式倒推,确定预期和投入。
2.消费型时间设定时限。
3.重复性事件建构化和清单化。
4.科学睡眠(1.5小时的倍数)
5.精力管理
知识的杠杆效益
不得不提,杠杆阅读术
阅读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投资。作者提倡对商业书的阅读运用杠杆效益,就杠杆阅读术归纳在他的《杠杆阅读术》一束书中。步骤如下:
1.明确目标,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2.先读作者简介,然后书腰封底文案。再看前言目录和后记。了解书的轮廓。
3.重新确定目的。初定重点和可以略读的章节。
4.读书做杠杆笔记。遇到新点子或者重点关注的章节内容,还要边读边思考模拟“如果是我,会怎么做?”随时记录灵感
5.杠杆笔记及时整理存档。随身携带。多次翻阅。
6.付诸实践,输入是为了输出。实践检验真知。
7.多读,多输出,多实践。
对于其他知识源的猎取,例如杂志,电视,网络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议。我看来,关键是主动选择。
人脉杠杆效益
人脉一直是我最忽视投入的部分。总会限于埋头做事的迷思而忘记了抬头做人。虽然,我在不知不觉中,用工作的能力和为人处事,实践着其中的一点:个人品牌形象但在感染力和网络链接方面始终迈不出第一步。
加入易效能团体后,我学习大胆担任主题组长,组织组会尝试不同玩法,厚着脸皮去“勾搭”各路达人和大神,主动认识教练取经,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地向全球总教练提建议。反正易效能里有大量的善意和能量,包容我一步步成长的试错。叶老师有句话,叫先完成再完美。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大家的善意的鼓励,还有大大能量的伙伴互动分享,都让我激发新的动力和灵感。
有个很深的感受——希望建立新的关系前,先思考自己能为别人提供(奉献)什么价值。而要有奉献的能力,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人脉的建立要以5年、10年20年来衡量。要有自成“百年品牌”的决心和毅力。
最后,奉上《杠杆思考术》的50项检查表希望多看多对照,自省,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