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前有很多人推荐这部电影,但真正让我决定去看的却是一个网友的影评,因为我觉得以她当时的状况都选择去看,那一定是精彩至极了。事实证明也是如此,这是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没有之一,比《云水谣》还要更胜一筹。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曾经是一位摔跤选手,在国内拿奖无数,可是他想为国争光的梦想一直没能实现。为了生活他只能放弃摔跤,可是他期望以后的儿子能够完成他的心愿,然而造化弄人,他连生四个都是女儿。可是有一天,他发现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塔把两个男孩打得鼻青脸肿。他忽然发现女儿的天赋,想到如果最终能成为世界冠军,男孩女孩又有什么区别。于是他和妻子约定,以一年为限,他开始训练两个女儿摔跤,如果不成功,他就永远放弃自己的梦想。
只是要想成功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如果爱吃的食物,比如美好的睡眠,还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从此每天五点,珀尕对女儿的魔鬼训练正式开始。当然作为孩子,她们又怎么会知道父亲的苦心。因为睡眠不足,不能玩耍,还要被迫吃之前一直不能吃的鸡肉和喝牛奶,两个女儿开始反抗。只是结果是无效的,还以牺牲吉塔的一头秀发而结束。于是 她们就故意输给陪练的奥马卡。只是当她俩去参加婚礼,新娘的一番话让她们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新娘告诉她们,不管父亲对她们如何,至少是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否则就会和她一样,一出生就和锅瓦瓢盆为伍,强迫做所有家务,在成年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而被迫和陌生的男人结婚生子。所以此后她们就自觉去训练,并从此爱上了摔跤。
是呀,有句话叫父爱如山,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深沉。难道马哈维亚不爱女儿们吗?可是正如他自己所说,当他作为教练时,父亲的身份就必须忘记。想起之前看过的董卿的访谈,虎爸对她要求极高。每天早上要到操场跑一千米,而且不许照镜子、要背诗背古文,还不让妈妈给她做新衣服。
可是付出终究会有回报。大女儿吉塔很快就能在比赛中战胜男孩,而且成绩越来越好,最终成为全国冠军。而成名后的董卿终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在《中国诗词大会》中诗词随口就来不得不说和小时候的背诵有很大关系。
每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而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慢慢由崇拜变成了怀疑,直至否定。正如到体育学院继续深造的吉塔,外面的世界让她觉得自己得到了释放,而对教练的深信不疑也使她对父亲进行了全盘的否决。只是诱惑越多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训练,而教练的不因材施教也让吉塔离成功越来越远。于是,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就失利了。在惨败之后,吉塔虽然很沮丧,但见到因为得到全国摔跤冠军而来到体育学院的妹妹巴比塔却故作轻松。最终,吉塔在电话里对父亲痛哭,终于理解了父亲,也认识了父亲的价值。
在距离英联邦运动会还有六个月的时间里,马哈维亚为了女儿,毅然决定在女儿的城市租房,给女儿开小灶。可是在被教练发现汇报院方,吉塔面临开除的时候,作为父亲,他在众人面前自责,述说吉塔的不易,为了摔跤牺牲了自己的童年。吉塔这时才体会到父亲那深藏不露的爱。最终院方爱才决定留下吉塔。但条件是马哈维亚不准踏入学院半步,而吉塔也不准离开学院。
可是聪明如马哈维亚,他决定遥控指挥吉塔,不惜包下整个录像厅反复观看吉塔和对手的比赛,并仔细分析,加以记录,之后在一一分析给女儿听。事实是,吉塔的成绩稳步上升,状态越来越好。在父亲的指挥下,她最终一路杀进决赛。
在决赛的时刻,马哈维亚被锁进房间,缺席了比赛。而吉塔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决胜局逆袭,创造了历史。
正如片中所说,父亲不可能总是来救你,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是呀,有一天,父亲终究会离我们而去,而我们终将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独立。
之前我对印度电影的印象是歌舞居多,没有什么内涵,可是这部电影却很有深度。整部电影叙述流畅,振奋人心,再加上片中恰到好处的配乐,让人不知不觉为之吸引,虽然片长两个多小时,却一点也不觉得。片尾的催泪效果极佳,一个爱国爱家的父亲跃然纸上。尤其是奏国歌那段,让人不禁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