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舆论能够形成,本身就离不开事情刚爆出时社会大众的“一拥而上、群情汹涌”,从而跻身“热搜”。
这种现象看似热闹,却很容易落入“集体无意识”的局面,不仅很难靠谱,参与的人更是有不小的“被打脸”风险。
比如前些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河事件,一个区区“女司机”就能将整个事件彻底带偏,让全民沉醉于对于女司机的冷嘲热讽。又比如近日的大学生偷窃外卖事件,冉阿让都出来了,甚至还能冒出是否应该法外容情的讨论……
这两个例子中的后一个,似乎能够彰显整个社会的“善心可嘉”,好像大家都体现出了高尚的同情,然而事实搞清楚后,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出来认领这份高尚。更不要说前一事件尘埃落定后,当事女司机只有个“网友欠她一个道歉”的说法,却没有网友或者媒体向她实际道歉。
哪怕微一思考,都能知道个中问题所在,那便是信息源的真实程度,是否真的真实、靠谱、全面,或者至少在探寻事情真相和全貌的大致方向上,而不是从一开始就离题千里。
这个道理大概没有人不懂,但是可惜,信息传播的规律却多数不是如此。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宣传见义勇为恐怕没多少人关注,但要说见义勇为还被别人顶替,不仅能让大众好奇,更能激发大众的正义感、道德感,而只要正义感和道德感在手,发声不仅有意愿,声音也因为有底气而洪亮不少。
没错,就是人的好奇心和存在感在“作祟”,几乎就是人的自然性本能和社会性本能的综合,这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规律。而“最懂”这个规律的,当然是媒体人和自媒体人。
为了“搞大”一个事情,他们总会找到事情中最容易引爆的“爆点”,只攻一点不计其余,先造出声势再说。至于这个“爆点”对于探究事实真相是否有助力,虽然也会有考量,但实质是放在第二位甚至是不予在意的。
他们需要首先收割“舆论韭菜”。比如大学生偷盗事件中,一个小偷,偷的还是外卖,这种小事情有什么好讨论的?但如果是演绎成一个悲惨故事甚至上升成冉阿让呢?果然《悲惨世界》很经典,历代都不乏“读者”。
又比如杭州来女士失踪事件。这个事件媒体当然主要是好心,但问题是,媒体总是渲染个中的离奇程度,引发“全网破案”的火热局面,却连一个最基础的事实都不愿意强调,那就是刑警真正接手的时间。按照最新消息来推测,来女士的下落应该已经有了着落,此时距离刑警介入不过区区四五天,相信真相也很快呼之欲出,纵观整个事情,“离奇”是不是主要是被渲染出来的呢?之前媒体所说的“警方”是不是有鱼目混珠之嫌?难道媒体不知道民警和刑警的区别么?但是可惜,真凶惧怕刑警,媒体似乎也不那么真心欢迎刑警,这个事成为悬案、迷案,才是它们更乐意看到的。
河北铁锨事件的报道更操蛋。任谁见了铁锨拍老婆婆尤其是小孩子的画面都会义愤填膺,但问题是,只爆出这样一个血腥的视频,前因无果都没有,比如据说还是亲戚的两家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禽兽不如的凶手为什么这么决绝?司机出车祸为什么反而给老板赔偿?司机为什么又要躲走?这一切都没有交代,如此不负责任的做法,完全是刷新了媒体的职业下限,除了认定它们收割首轮“韭菜”的意图,实在无法解释。而果然,它们又如愿了。
这大概就是流量时代对整个社会浮躁程度的加速吧,只要有一点苗头,就迫不及待的报道,完全不顾事情的全貌。一个典型的表现,22日晚上,居然有媒体就杭州失踪案发出这样的报道话语:“尸体疑似找到,真凶疑似死者丈夫”。就算说的是事实,但两个“疑似”,出自一个大V媒体之口,真是抢流量都抢到了不要脸的程度。
说白了,媒体或者自媒体,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去收获流量。在真相未明尤其是可能跑偏的时候,大众的热情客观上总有被“利用”之嫌。所以在热点爆出后,虽然不可避免总有韭菜参与其中,但“让舆论飞一会”或者哪怕稍微耐心一点,思考一下事情的真相和全貌,对存在疑问的地方保持谨慎,大概就不会被“收割”也就不会被“打脸”了。
因为真相只有一个,而韭菜却常割常新。我们能做的,无非是离傻子远一点吧。
注:笔者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杭州女子失踪案的报道就出了一次反转,先是有则警方通报说在化粪池找到了来女士的尸体,然后很快就是一则辟谣,说之前的通报是假的。“媒体抢流量”而无视真相的嘴脸暴露无遗。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不会有反转……
※敬请关注公众号【微存在】,获取更多文章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