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我思考“学而无用”这个问题的原因,恰恰是来源于我对自身学习以及学习效果的思考,虽然在2016年多了几本书,真的有一天去思考:学了究竟有什么价值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还是妄图搪塞自己,比如:
1、起码我为了提高思维能力和知识储量去读书;
2、我还是大致了解了刻意练习的大致流程的;
3、相对而言,我自身的学习效率还是有一定提升的;
.......
我数了一下这些理由,有几个共同的特征:
1、学的是知识或书面上的程序,以为学了就会了。
2、以过程为导向,自己告诉自己的全是我学了什么。
3、虽然有所居聚焦,但也只是聚焦在某个范围而已。
4、不得章法,基本是不按学习由浅入深的规律行事。
5、学习的目标相当模糊,只知道为了学习而学习。
......
于是,结果就是,学而无用!!!
“学而无用”的四个原因
原因一:无框架的学习行动:由于学习这事相当于操起书本就学的模式,根本上没有认真研究学习内容自身的架构,从底层一步一步的推进,就导致学习秩序的混乱,就如同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一大摞,拿起那本或者对那本感兴趣,就学那本。
原因二:未加分辨知与不知:学习就是让自己从舒适区走向不舒适区,持续的练习自己不会的东西,而不是只学习自己也不知道会与不会的东西,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重复了自己已经了解的,对自己不了解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原因三:未辨明学和习关系:学的方式不是仅仅看书而已,把看书当成学的方式,是对学的极大误解,学中有习,学而后习,才是真正的学习,仅仅有学无习,必然是越学越糊涂,学而时习,在习中增长学的理解和认知,才能真正的学,而习的方式,不仅包括实践、反思、再实践,也包括对所学本身的思考和链接。
原因四:不遵守学和习规律:学习本身是一个需要规划的成长活动,而这个成长活动具有自身的规律性,比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是一个将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规律,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应用极低,所以学习的收益极低。
如何避免“学而无用”呢?
“学而无用”是时间利用效率极低的一种形式,极低的学习效率是无法让一个人适应今天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岗位胜任力的需求的,避免“学而无用”,有以下几点思考和总结:
对策一:研究所学领域的知识框架,从知的角度掌握所学领域的概况。
学习逻辑的过程中,根本不了解逻辑自身的知识框架,甚至购买学习资料都是直接在网上输入“逻辑”两字,搜到那本书就看那本书,结果让自己学的一点东西,处于完全碎片化的状态,根本有效利用大脑的链接生理机制,用不了多久,就算是学的很好的东西,就从大脑中悄悄的不知道藏哪里去了。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所学领域的知识框架呢?我以员工素质测评为例,做了一个实验:
1、从出版社、作者实力等几个维度,搜索出20本书这个领域的书籍。
2、翻看目录,去除重复部分,大致框出这个领域所需要学习的范围。
3、运用思维导图软件链接学习范围内知识点之间关系,形成小框架。
4、链接小框架,形成大框架,最后形成这个领域的总的学习框架图。
5、修改、完善总的学习框架图,最终形成学习这类知识学习框架图。
虽然这种方式形成的知识框架图,有失严谨,但对于一个有一定了解但深度不高的人来说,起码明确了我要学习这个领域的内容,我的“作战地图”是什么,也为我判断自己对这个领域的知识,哪里知道,哪里一知半解,哪里一无所知,提供了判断的基本标准,对于一些不确切的地方,完全可以让自己在学习的实践中,不断的去改善和弥补。
对策二:对比知识框架,清晰判断知与不知,确定学习重点和学习层次。
参加12月份一场考试,我在现场发现自己在学习方法上一个致命的问题,虽然我也想临阵磨枪,但是,对着我手上已经精简到不足10页的资料,我发现依然临阵磨枪都是个问题,因为我的确不能清晰的判断,哪里是我不会的,哪里是我已经掌握的,自我感觉不是在临阵磨枪,而是在从铁矿里淘铁砂,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思考这个问题,我尝试着用《教学设计原理》中关于学习内容的分类,分解了3本书的内容,结论是:知识,如概念、特点、分类等,占了大约30-40%的内容,而技能及相关,占了大约60-70%的内容,如流程、步骤、程序、方法等。
知识部分属于知的部分,技能才是直接以行为导向的知,而且,不同类型的内容需要的学习层次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计算你知道某个景区的地理位置,你只需要知道就行了,至于去不去以及如何去的问题,那是对态度和技能这两类知识的要求,简而言之,针对知识类的内容,你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复述表示自己的理解和理解深度就够了,而对技能类的内容,如流程类知识,则需要起码达到演示的学习层次,演示不是说你用嘴说,而是你会做,而且你能清晰的告诉别人,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问题,有哪些关键要点。
对策三:规划学和习活动,如秩序、目标、方式、内容、计划、资源等。
没有规划,就没有学习,尤其是习的部分,实际上按照学习的原理,学和习作为统一的过程,是伴随着学习一个领域知识的全部过程的。
比如,我要学习PPT技能,我首先学什么、之后学什么,需要以知识框架图,从最底端的知识开始,做好计划,同时,还要对学了一个知识点之后,自己要采取什么样的行进行规划,如果我学习在PPT插入动作的知识点,但是没有匹配实践的计划,依然不是真正的学习,正确的做法是:我学习PPT插入动作的知识点,然后我需要练习这个动作10次,然后达到3秒钟完成这个动作,就算过关,才能保证学和习的有效结合,才能保证学和习的效果。
另外,在明确了学和习的计划之后,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要明确学和习的计划、明确学和习的目标之外,还要对学习的方式、资源进行规划,就目前而言,学习的路径有两个:
1、自学自行,一切靠自己摸索中前进,这个方式效率不高,效果因人而异。
2、请教大师,快速掌握学和习的套路和要点,学习效率高,且具有很强的深度。
不容置否的是,学习这个东西,固然请教大师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依然要与自学自行相结合,毕竟,大师是个稀缺资源,不可能指望大师对你从最基本概念开始指导。
策四、明确学习目标达成的衡量标准,以及时衡量与最终衡量评价目标。
之前也专门写到学习过程中反馈对促进学习的重要性,毕竟,无论是企业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学方式,反馈机制的功能发挥相对弱势,之前参加培训或组织培训,就发现一个要命了问题,无论是自己去参加还是自己组织的培训,基本上一个月之内,没有或极少对培训之后的跟踪反馈活动,关于如何建立组织培训的反馈机制,另文专门论述,此文仅关注自学过程中如何建立自我的反馈机制。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起码跟过去比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建立自学反馈机制的方式太便捷,比如你真想了解自己的学习的效果如何,你可以随便的在某个直播平台上发表你的学习成果,最简单的衡量自己学习成果的方式是你在直播过程中有多少个点赞吧。
需要强调一点是,反馈机制的前提是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没有评价标准就无法通过反馈机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且这个评价标准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标准和学习之后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制定反馈策略、收集评估反馈信息的基本依据之一。而评价标准的制定以最及时、最直接为好,比如,我写了一篇文章,我可以在这篇文章的后面附上一个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持续的改善自己的学习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学习自身有自己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的理论基础,所以,在把握学习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后来者居上”的结果,新的一年,不是新的开始,而是在过去一年的基础上,让自己更近一步,愿世界因自我学习、自我改变,而愈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