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红梅
一提到“修行”,人们头脑中的第一印象便是偏安一隅的深山老林之隐士,幕天席地、禅坐、行脚,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义。
可是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而是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平常之事上磨。如此看来,骑行、做公益、练瑜伽、听禅曲、吃素斋着棉麻……当然对于教师而言,最便捷的当属读书之修行了。因为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漫长的阅读之旅,是一段艰难而欢喜的修行。
文摘式推荐——生成最形象“菜单”
书中作者常生龙10年的阅读功底,分享了50本对教师自我提升大有助益的教育类图书。作者这种好书推荐的形式很对我的胃口——对我这样的提起读教育类专著就蹙眉打盹儿,没有好好读过几本教育类书籍的“偏食者”而言,无异于来了一场恶补,每一篇文章都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地介绍每一本书的核心论点和精华,吸引人去溯本求源,仿佛以色彩鲜亮的食物做成的“菜单”,令人馋涎欲滴,欲罢不能。
与大师“共鸣”——验证原生态想法
在读第一篇文章《让学生喜欢的诀窍》我的心中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是很多教师的愿望,我也不例外,值得骄傲的是,在很多次民意测评中,我还算得上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老师,也有很多次在做总结得失时,我也概括出了“将自己变成和学生一样大的年纪”“身教胜于言传”“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语感”等观点,因为平时也的的确确是这样做的,但是在跟同仁们探讨教育问题时,是又自觉说得言语无味,理据不足,缺乏底气。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作者推荐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于永正揭示了让学生喜欢的诀窍,也鼓励我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自己内心最原始的想法。
在现实中矫正——发现最美的自己
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总感觉是生活的问题打乱了我们的修行。其实修行与生活是一体的,修行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离开了生活谈修行,总不免是在逃避问题……
既然,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那么我们面对的与同事、学生、家长打交道的工作环境就是我们的道场,我们的坛城。教研、改作业、与学生谈话、家访、偶发事件、问题孩子等等,这是我们为师一日,无法摆脱的现实。我们棘手的问题,大师们是如何解决的?他们四两拨千斤的秘诀何在?不管读了多少书,如果不加咀嚼,不在这些琐碎之事中去反刍、去躬行,只能說是无功而返,或者说“知行不一”的假修行。修行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将意识专注于这些眼前事,不断去矫正,也是一种修行吧。
读书就是为了摆脱平庸,跟那个不完美的“小我”角斗,坚持到一次次胜出,然后惊喜地发现:这场修行的终点,站着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