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上开始,朋友圈就被吴晓波老师的文章刷屏了,《敢死队犹在,特种兵已死》,这像是一篇对深度调查新闻的挽歌,看的时候心里不免带着叹息。文中的特种兵说的是在复杂新闻事件的爆发期,能够以专业的追踪和分析能力,告诉公众表象背后的真相与事件逻辑的新闻工作者。吴老师举出了最近的“万宝”之争作为例子,用数据说明在这件事情上传统媒体失声,而新媒体的文章属于隔靴挠痒,根本没有记者深入台风眼去调查事情的真相。我不知道真相,我也不是新闻工作者,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很敬佩那些追求真相的记者,也曾经因为他们的坚持,让我看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今天的新闻环境可能真的走到了一条窄路,纸媒渐渐衰落了,影响力的确不如以前,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环境纵然是造就了一大批意见领袖,但是使得信息爆炸,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反而被忽视了。新的媒介不断出现,网页,客户端,微博,微信,他们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反而造成了没有更多的资源去支持勇于走在一线记者的现象,因为他们的成果很多时候是不受保护的,历经艰辛跑出来的新闻,很快,各大网站就会争相转载,然后爆发出更具爆点的新闻事件。那些事件可能是对流言的捕风捉影,但是大家的注意力就是这样被稀释了。于是越来越少人愿意走到一线去,原来越少的资源分到这里,渐渐的人们都要不记得对真相的那种渴求了,而新闻人那种自豪感也渐渐地消失。全民发声,但是没有事实支撑的声音总会越来越弱的。是不是这样走下去,那些有理想的记者就会消失了呢,曾经的特种兵没有出路了吗?我倒不这样认为的,我觉得他们永远都在,只是现在算是韬光养晦,他们在寻求另一个发声的平台,他们在等待秩序的重塑,但是并没有人停下来。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柴静,那个睿智,勇敢的记者,她在这个每天都大张旗鼓地谈论环保的时期,自费做了一项伟大的调研,公布了北京的雾霾对人体究竟有怎样的损害。花费巨大,落人口实,但是最后视频还是出来了,我看完了两遍,之后就被删除了,怎么也找不到了。但是这个视频没有意义吗?不是的,或许它里面说的不是全对,但是我是从这个视频开始,知道雾霾为何物,怎么形成,如何才能消除。虽然它里面说到消除雾霾的方法可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里都没有办法成功实施,但这并不代表这个真相没有用,我无法改变,可我有知道的权利,毕竟,那些空气我也在呼吸。我无法改变,但我可以重新衡量我的选择。
我第二个想到的是凤凰卫视,我说它是言语最犀利的一家电视台,我相信没有人会有异议。遇到很多具有争议的新闻事件,凤凰台总是会从不同角度客观分析,派出记者到一线去采访。他们会跟踪报道,请评论员分析,即使是很敏感的问题也不会避重就轻。它建立了自己的公信力,在新闻界,这样的媒体永远不会被观众放弃的。
第三个想到的是财新网,一个原创的财经新媒体,我觉得它很多时候都担起了特种兵的角色。敢说一直是我对这个媒体的印象。或许他们没有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文章,没有篇篇都是10万+阅读量的报道,但是我觉得它在读者心目中的排行榜会一直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个是他们的坚持,读者是会看到的。
纸媒的衰落并不代表新闻人的衰落,更不会代表着读者对真相的放弃和忽视,相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内容更苛刻,对真相更渴求,新闻人他们只是经历着转换舞台的阵痛,但是这个阵痛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我觉得以后会发展出一个更健康的阅读环境,有追求的媒体人会有更全面的发声平台,新媒体的秩序会重塑,版权会被重视起来。读者对内容的重视会不断增强,从而推动各个媒体重新思考记者的重要性。原创会被保护,对各种传播渠道要有洗牌,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创内容才可以一直发布下去,如果只是靠转载就有关停的时间限制。我觉得这样,新闻人的原创信息才会被最大程度的保护,才会激励记者去挖掘事情背后的真相,去追求他们的新闻理想。
我不相信特种兵已死,或许他们现在暂时的睡着了,但是他们永远不会消失,我也相信有理想的新闻人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