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心情不好,工作业绩不佳倍感压力;孩子贪玩、学习不主动让人头疼……

每天忙忙碌碌找不到快乐的理由!

在樊登读书会拉到这书名《幸福的方法》就立刻看看希望从中能学到让自己幸福的方法。

一、幸福是什么

作者沙哈尔教授曾经励志成为以色列的壁球冠军为国家争光,他刻苦训练、注意饮食,放弃自己最爱吃的汉堡。他曾发愿当上冠军后要一次吃四个汉堡。当他在18岁成为壁球冠军后看到四个汉堡却开心不起来,甚至觉得得了冠军也不能让他感到幸福!于是沙哈尔教授开始研究幸福感是什么。

书中研究了车祸截肢的人过一年幸福感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而中了头彩大奖的幸福感会在一个月后回到原来的状态。

过年对孩子来说是令人期盼的,可成年后过年却成了无趣和负担。成年的我们拥有的可比孩提的我们多多了,可你却不能再为几块糖果、几串鞭炮、一身新衣而雀跃欢呼。

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是对幸福的感知力。

幸福的反面并不是不幸而是麻木。

论语中孔子评价他的学生颜回,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如此困苦的环境也不能改变颜回向道的快乐,就是因为他具有超强的幸福感知力。

二、四种类型的人

书中把人分为四种类型:

1,及时行乐型      只顾眼前的快乐,不管未来会怎样。比如:沉迷游戏、娱乐不学习的人。

2,无助型      这种这种人觉得自己过去不幸福,将来也不会幸福,仿佛生活在黑暗的隧道中,永远看不到光明,永远感觉不到快乐。得了严重抑郁症的人就是这种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无助是习得性无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学习而来的。

3,忍辱负重型      现在不幸福,未来会幸福。他们总是认为,如果他们的某种目标达到,幸福就会来到。例如:当我们的孩子还是婴儿时我们总是说等我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就好了,等孩子上幼儿园我们总是说等孩子上学就好了,等孩子上了学我们总是说等孩子考上大学就好了……

实际上这种人是永远得不到幸福的,因为一个目标实现后不是幸福和满足,而是下一个目标。任何想通过改变外部环境的得到幸福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4,现在幸福未来也幸福      这种人即能为未来打拼,同时也能感受到现在的快乐。

人可以有欲望,但不能被欲望折磨并感受不到现在的快乐。

三、幸福的方法

1,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

自己愿意达成的目标才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你有哪些事是想做的?哪些事是不得不做的?练习一下,试着不断减少不得不做的事,增加想做的事,你会幸福更多。

不一定是改变事情本身,有时是改变自己的想法就好。

2,快乐学习

学生学习有两种模式:“溺水模式”和“郊游模式”

溺水模式:学习的过程是忍耐,希望及早从痛苦中解脱,一旦解脱就以为舒适是幸福。但最后还是要不断溺水。

郊游模式:学习的过程就像郊游一样,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快乐的。

3,开心工作

‍‍‍‍‍‍‍‍工作是寻‍‍‍‍‍‍‍‍找意义、快乐和优势的过程

哪些事能够带给我意义,把它都列出来;

哪些事能给我带来快乐,把它都列出来;

‍‍我在哪些方面有优势,把它都列出来;

然后在三个圆圈里找交集。最核心的交集就是应该去寻找的工作方向

但有时候没有那么幸运,这时你需要学会赋予你的工作使命感。不要对工作有偏见,你找不到工作的意义,说明你缺乏幸福的能力。

4,心存感恩

常怀感恩之心,感恩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只要生命不止就能体会到快乐。


幸福是我在为未来努力但我能体会的每时每刻的快乐!幸福是快乐并且有意义。快乐是你的当前利益,意义是你的未来利益

愿我们都掌握幸福的能力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