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我们在录播教室听了李老师执教的《搭船的鸟》一课。这篇课文是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描述作者在一次探亲之旅中观察并认评识翠鸟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一、学习任务清晰,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李老师教学本课时,以学习任务为核心,通过“跟着作者去观察——发现观察技巧——我来试一试——我有新发现”四个环节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串联起来。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而且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性和趣味性。学生在跟随作者观察翠鸟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了观察的技巧。并析通过课堂实践,有了自己的新发现,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二.紧扣单元主题,凸显任务驱动。
本课紧紧围绕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设计学习任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外形、动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任务驱动性策略,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从而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能力和能力的提升。
三、课文分析到位,引导学生探寻答案
在课文分析方面,李老师抓住了文中的关键之处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探寻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例如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表示翠鸟捕鱼时动作的词语并品读等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翠鸟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习任务为核心,紧扣单元主题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凸显了任务驱动在主动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课文分析和教学策略方面也做得非常到位,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