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回到家,做完冥想功课,马上躺下来打卡。
今天下午和不同的朋友分别看了两场电影,《长城》和《血战钢锯岭》。对于一个对文字很挑剔的人来说,第二个标题完败,普通得跟任何一个抗战剧毫无二致。第一个标题虽然也是不知所云,但是哪个中国人不知道长城的?题材的群众基础首先就有了,而钢锯岭是个什么鬼?
万万没想到,看完之后,我的评分来了个大反转。《长城》就是一个打怪游戏,看过也就过了,虽然有很多好莱坞大片的元素,但是我必须说句公道话:老谋子这次拍了个大烂片。
而《血战钢锯岭》非常非常的名不副实,以一个美好的少年故事和爱情故事开篇,看得人晕晕乎乎的时候,画风陡变,来了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题材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题材,但是这次梅尔吉普森选取了一个大家并不熟悉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小小的军医多斯造就的传奇。从多斯身上,我又看到了很多传奇人物身上都有的钝感力。
身为一个美国士兵,却不愿意持枪,这是多大的讽刺!所有人都嘲笑他,不理解他,把他揍得鼻青脸肿,甚至把他送上了军事法庭。可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做了美国军队中唯一一名不持枪的军医。
所有人眼中的懦夫,最后却在钢锯岭之战中凭借一己之力救回75个伤兵,他没有想做英雄,赖以凭借的就是那个信仰。
这几天在上海,与很多各行业的牛人聊天,我发现他们身上无一例外都有这种特质,类似于“钝感力”。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的,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渡边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