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上市公司的半衰期是10.5年。这就是说,如果你随意跟踪不管多少个公司,每经过10.5年,它们就会死亡一半。这个半衰期跟具体的行业、公司的大小、什么时候上市都基本没关系。只要是公司,就有这个10.5年内50%的倒闭风险。
按照标度率的数学计算,公司能存活一百年的概率,差不多是百万分之45!事实上历史数据也说明公司都做不长。中国搞市场经济时间短不能说明问题,美国有丰富的历史数据。历史数据显示,公开上市30年之后还活着的公司,不到5%。
至此《规模》这本书就讲完了。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几个道理。
第一,我们见识了数学的力量。生物体、城市和公司,表面看来好像可以有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被非常简单的几个数学公式左右。
第二,成长方式决定宿命。如果不是算过数学标度率,有谁能想到,靠吃饭生活怎么就不可持续,靠连接生产怎么就能发展壮大了呢?
第三,这里我想总结一句有点鸡汤味道的话了:胸怀决定格局。
如果你对自己的成长方式完全被动,基因怎么设定的你就怎么长,那你就是生物体的命运:寿命有限,将来必死。
如果你能主动掌握自己的成长,认准一个方向专注地做下去,那你就是公司的命运:可以发展壮大,但是永远伴随死亡风险。
如果你能海纳百川、不设成见,随时拥抱各种创新和连接、甚至是帮着别人连接,那你就是城市的命运:你的发展是无限的。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推导 —— 个人具体怎么操作才能像是一座城市,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