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能当机立断?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我从小就喜欢打牌,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和同学打牌了。

这么多年牌场经验看过来,我们会说:在牌桌上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是坚决果敢、还是犹豫不决,是豪爽大气,还是斤斤计较一场牌就能有个判断。

打牌是一场游戏,是一种代入感很强的游戏, 是一项决策的游戏,从拿到牌开始,就需要决策。以双升为例:你要埋什么底牌,要不要反庄,到每出一张牌都需要决策。决策对了就能够赢分甚至赢得整个牌局。也因为决策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使得游戏充满了趣味性。

我们会看到有些人每次出牌都会犹豫再三,生怕自己出错了。一把牌能比别人用出多一半的时间,牌友们就会很不耐烦。尤其是有的是抓住中午休息时间打牌的牌友,就会不愿意与之为伍。

而我个人觉得之所以无法快速决定出哪张牌,一种情况是平时牌打的少,规则还不熟悉;其次是牌算不清楚,记不得别人出过什么牌了,出牌时似是而非,心里没底;第三是总觉得牌在自己手里多捂一下,自己就能够多一些选择的可能性。

如果有人无论拿到什么牌都会犹豫再三,那就是性格问题了。而个性的形成是长期的,你会看他平时也会办事犹豫,性格温而不决。 你以为只有旁观的人痛苦吗?其实当事人更痛苦。

当别人都等着他出牌,但他心里就是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恨不得脸都憋红了,又怕别人说他慢,更怕出错了让人指责笑话,真是心里纠结地很。 有很多人因此远离了牌桌,因为他们会因此痛恨这种充满决策,需要决断的游戏。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游戏可以不玩,但工作生活中需要做决策的时候处处都是,这可是躲也躲不掉的。 小到进哪家超市,买那种蔬菜;大到就业择偶;公司开门关张;国家主战求和,决策无处不在。

而我觉得自己备受考验的一段时间是刚走上管理岗位不久。 我去了一个新部门,在一个新的工作领域带领一只新队伍,我的搭档又因为某些原因离开了工作岗位,导致我孤军奋战。

在这段时间里,因为整个产品体系的升级换代,我们的产品在性能上落后于竞争对手,这个时候竞争对手动用各种关系挖我们部门负责的大客户,一时间团队的压力特别大,同志们碰到很多问题来找我拿主意,不否认,我简直都蒙圈了。

在这种情况下,决策是错,不决策也是错。 如果决策,我对客户不熟、对团队不熟悉,对管理流程不熟悉。甚至对领导而言,因为我刚上任,领导对我的能力也是拭目以待,说实话如果决策我都不知道前面有多少坑。

不决策也是错,问题放在那不会自己解决,有的问题可能能自己消化,但多少问题放在那就会成为大问题。一堆人眼巴巴等着你拿主意,总不能让别人一直等等等。

没有办法,只能熬夜加班熟悉情况,只能一家家客户跟着员工去拜访,只能不懂的厚着脸皮跟员工说自己需要多问问,问完了自己想明白了赶紧给员工一个反馈。就这样,一个一个问题去确认,去解决,慢慢的就摸索了一些方法,慢慢的发现一些重复的问题自己可以处理了,而大家对我的信任也就积累了下来。

还好的是,这个阶段在大家的帮助下,没有踩到太多的雷,而自己就逐步上手适应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3--

一个人对事情做决策的习惯是用于承担后果 ,就越容易快速的做出决定。 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我的人生的前20年,大的决策都是家里人给做的。比如上什么中学,培养什么样的兴趣,大学报考什么志愿,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谈恋爱、毕业进什么单位…大家别笑话,按我妈的想法就是大学别谈恋爱,大学毕业就结婚。不过我还是在大学里自由恋爱了…嘻嘻。

结果是我没有什么决断能力,也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对于父母的决定产生的不好的后果,我还会怪父母,反正不是我选的,责任当然应该归父母。 我真正开始有了决策能力还是毕业工作以后,自己独自在北京生活。我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结果,需要自己去解决相应的问题,慢慢的就成长了。

最近一次重大选择就是离开体制,加入创业团队。这个决定我用了3-4个月的时间,首先是因为害怕。害怕进入一个未知的环境,害怕失去已经有的积累,害怕迈出去就一步深渊。

这期间找过些朋友长辈沟通,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我非常信任的老师的话: “不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想着这一步迈出去就要看到一辈子的路,如果第一步迈不好,就再调整。”

还有一位领导告诉我:“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在这里的积累和进步是不是你最终想要的,如果是就留下来,如果不是,就想想要什么。”

最终,我做出了想要的决策。

图片发自简书App

                                       --4--

生活中我们可能只有很少的时间去做出决策,不要因为害怕结果而不做决定,也不要指望一个好的决定就能改变所有结果。而是一旦我们做了决定,就要全力以赴努力的去做好,而如果发现了问题则快速的迭代调整,最终获得一个相对较好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了解的信息越充分,则越能快速做出决策;

如果一个人拥有更多的同类经验,也能快速的做出决策;

如果一个人勇于承担后果,也敢于做出决策。

所以,我们需要能够快速的搜集信息,需要每次对自己的重要决策做出复盘,总结教训,为下次做决策提供经验。如果天生个性犹豫,可以通过打牌这样的游戏逼着自己训练快速决策。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勇敢的打出手中的牌吧!

photo by 夏天的落日繁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一直在看秋叶老师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面满满的都是干货,对每一章节都不想错过,学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
    希亚阅读 88评论 0 0
  • 文/郝六一 01 2017年的最后一天,在舍友分享的百度云资源里,我看了寻梦环游记。 半个月前,我就在网上看过这个...
    郝六一阅读 1,299评论 0 1
  • 今天劳动节但还是照常上班,上午挖沟下管,下午被总工叫到对面去看着挖机回填。中午老发打电话过来聊了会天,晚上...
    天空蓝上阅读 259评论 0 0
  • 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母亲的优点呢? 每瞬...
    jjiagaga阅读 3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