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一张牛图镇楼,力量产生美,书法亦如是。
书法是一门运动的艺术,字是通过笔在纸上行走写出来的。字本身是静态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静态的字看到写作者书写的姿态和路线,揣度作者当时的用笔,这叫读贴。往玄乎里说,书法道法自然、合乎天地法则。书法开拓者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感乎天地万物而映射到书法中,于是线条便有了姿态,俯仰向背、粗细映带。坊间流传,卫夫人教王羲之书法,只教了三个笔画:“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树如老树枯藤”,其中的动感与自然之法不言自明。不管是否卫夫人所教,有史记载唐朝以前就提出这种说法,这也是永字八法的前三法。既然道法自然,那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是什么?是力。高山坠石是重力、千里阵云是冲力、老树枯藤是张力。
个人认为书法的四要素:点画、姿态、结构、谋篇,从微而升,渐至宏观。点画和姿态重在力,如何通过笔画或笔画的对立形成力量感;结构和谋篇重在气,如何通过字和字的关系一气贯通,化为一体。本篇说力,所以只讲对点画和姿态的理解,主要是谋篇布局我自己都还没深入,哈哈。先来一张图,便于说明。
点画之力
学字都是从点画开始,点画逃不开永字八法[侧、勒、弩、趯、策、掠、啄、磔]。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这是古人总结的点画书写方法,为什么不用“横竖钩提”这样简单的命名方法,而要用“侧、勒、弩、趯”这样生硬拗口的叫法,我猜测,一是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横竖钩提”这种抽象的名词,所以就是用了自然界的拟态词;二是永字八法不仅是点画的命名方法,而且是书写方法。如,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就是用梳子梳头发,你要感受头发的柔顺,要一梳到底,在运笔上就是手腕要一直送到撇的最末端,而不是写到中断就把笔锋甩出去。
回到主题,点画与力是什么关系?先说点,一说“点如高山坠石”,又说“点如鸟之翻然侧下”,描述的都是一种姿态,一个运动的瞬间,这个瞬间是重力牵引,从上而下坠落的瞬间,所以写点重要的是把握这种下沉之力。参考上图玄秘塔中的点画。
再说横,这里的横是长横,“横如千里阵云”,又“如勒马之用缰”,前者说要有横扫千钧的气势,后者说这种力要开张而可控。没有骑过马的也在电视上看到过,勒马的时候缰绳必定是紧的,马向前冲而人往后仰,横画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自己和自己较劲的张力,参考上图中的“来”“五”“方”“寸”等字,两头略粗,而中间细,是不是有绷紧之感?而且中间细有个好处,字的中部一般笔画繁密,可以让出更多空间给其它笔画。
然后说竖,“竖如老树枯藤”,又“竖为弩”。老树枯藤比较难理解,但是弩大家都知道,竖画要的就是弩的这种张力。我们写硬笔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要横平竖直,那是因为硬笔字太小而且没有笔锋,已经表现不出笔画的动态了。参考上图的“来、寸、荷、将”等字,竖画同样不是从头至尾一个粗细,而是有粗细变化,即使是悬针竖,也不是从笔画起始一直细到笔画结束,也是浑厚-精细-再浑厚到接近末端再提笔行程悬针。而且竖画并不总是垂直的,参考“荷”、“将”、“音”等字,笔画已经弯曲成一定的弧度,这是为了和另外一个竖画对比,形成“向背”之势,后面说姿态的时候再说。通过粗细变化和弧度的表现,让竖画形成一种张力,仿佛绷紧的弓弦,支撑字的气势。
姿态之力
说姿态之前,先看一张图,从左到右依次是电脑黑体、电脑楷体、柳公权楷书。如果我问那个字能算书法,估计大多数人会选择柳公权。那么为什么?一是电脑字没有了点画的表现,只剩下功能性,而失去了艺术性;二是即使有点画变化的电脑字,比如电脑楷体,也缺少了姿态变化,千篇一律,在古代叫馆阁体,写的再好看也不能称为书法家。大书法家的字要求的是每个字都有姿态变化,但是又都要求很好看,这就很要求功力了。所以为什么大家在提到兰亭序,通篇21个之字各不相同时,一片赞赏的原因,不是王羲之不能写的一样,而是有意为之。
说了半天,什么是姿态?姿态是点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相互关系影响的如果是笔画的空间布局,就是结构;影响的是笔画本身的书写方式就是姿态。举个例子,三点水,点的方向各不相同就是姿态;水字底四个点,方向也各不相同,为什么不同?这就好比往水里扔一块石头,溅出的水花必定是往各方飞去。
说到姿态,用的最多的四个字是“俯仰向背”,横画曰俯仰,竖画曰向北。看上图的者字,上部量横之间,第一横往上翘,第二笔向下沉,这就是俯仰;下面的日字底的两个竖画,左边的向左弯曲,右边的向右弯曲,这就是向背。多个竖画或多个横画必定形成“俯仰向背”,看上面大图中的“荷”“长”“目”等字。为什么要做这种姿态,那就是要通过这种姿态的变化形成或对立,或迎合的笔画与笔画的关系,只有笔画间建立了联系,一气相通这个字才是活的;如果没有笔画的变化,那只是把笔画组合到一块,并不是一个整体。像上图中的点脑楷体字,虽然细看也做了变化,但是不够明显,这种字只有功能性,而没有了艺术性。这种对立与迎合,就在笔画气韵之间形成张力,一种是谁都不理谁,我们离远点,一种是剪不断理还乱、想牵手却隔着留白。
姿态又不仅是横竖之间,点、撇都有姿态。见大图中的“欲”字,两点对望、互相牵连,写完左点顺势写右点;字右边的欠字边,两撇也绝不往同一个方向走,偏要形成对立。所以仔细观察任何一本字帖,所有的笔画绝对不是平行的,虽然书法讲究“等间”,也就是多个横画或者多个竖画之间,间距应该是差不多,但是点画本身是有姿态变化的。
运笔之力
上面两种力都是书法完成后表现的力,是静态和结果。最后说过程中的运笔之力。笔的运动是由手掌的握力、指尖的牵引力和笔锋与纸的摩擦力共通作用的,其中任何一个力跟不上,字就会虚浮缥缈,不着地。
以前的书法老师都要求学生用全力攥紧笔杆,有时还会出其不意在学生写字时猛地抽其笔杆,以验证是否握紧。这种做法固然有些夸张与偏激了,但是根据个人经验笔杆如果握不紧,写出的笔画的确是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牵引和纸对笔锋的摩擦力掌控力度不够,这时候笔锋就不停你使唤了,你可能还没想偏它就偏了。笔杆的握法,叫指实掌虚,主要着力点在指头上,手掌要虚握,以留有运笔的空间。
笔锋的牵引力有几个着力点,一是手肘、二是手腕,三是指尖,这都是根据人体的骨头结构来的,指尖写不到的时候就用手腕,手腕写不到的时候就用手肘,笔画有八个方向,所以有时候楷书也叫八分书,往哪个方向用哪个部位各人慢慢体会就好。
还有就是摩擦力,这个太重要了,书法的艺术形态很大一部分是靠摩擦力表现出来的。为什么写字不在光滑的纸面上写?因为没有了阻力写起来滑不留手,你对笔锋的牵引力就没有了对抗点,写出来的字虚浮、不沉着。我们夸书法时经常用力透纸背,这种力当然不是靠使劲把笔锋压到纸上写出来的,就是靠这种纸和笔的摩擦力以及笔画的姿态做出来的,让观者感觉到了书写者的稳重的气韵。
结语
以上都是一家之言,也算是我练字这么久的内功心法的总结。个人最大的收获是,写字而言,字形只是躯壳,气韵才是灵魂。气韵如何而来,首先基本功要扎实,要能想写出什么笔画就写出什么样的笔画;其次就是读帖、观察和思考:如果柳公权写的话,这个字会什么形态,如果颜真卿写这个字什么形态,你想要这个字什么样的形态?
书法理念,试浅言之,没有太深厚的理论,也不会让人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