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什么是平静?我觉得城市人的生活节奏太乱,追求的东西太多,饮食、睡眠不规律,心境浮躁。若要心境平和些,就应尽量让生活简单。
每到夏天,就有几个汉族居民到扎西持林的闭关院做短途旅行。山中的生活简朴,清苦,人人都很快乐。有个居士告诉我,他平时忙于工作,忙于赚钱,觉得生活本应如此,也只能如此,因为吃穿都要花钱,所以要不停的赚钱,才能维持生活的水准,可是在扎西持林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快乐感、满足感并不因饭菜的粗糙、用度的简陋而减少,反而比从前过得更安乐。
所以他想:“哦,原来幸福是如此简单。为什么要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一样忙碌呢?既然放慢了脚步,节俭了也同样可以快乐地生活呢?”到了山下,他的确少了些报酬,少了些生意,多花了些时间修学佛法。幸好妻子和孩子也在他的指引下开始学习佛学。许多年过去了,家里的生活虽然没有以前宽裕了,但是一家人却比以前过得更安逸了。
富足之后,人们应该学会平衡,否则物质上的富足带来的欢乐会很快被困惑取代,科技上的便利会使人更加疲惫。
山中修行时,许多人选择了停止。为避免妄言绮语等过患,终日默然。事实上,人们平时说话也是说得太多,不但在言语中犯了许多无意中的错误,而且还伤了神,说到这,直把自己说得神魂颠倒,身心疲惫。真实的世界,网络世界都是如此。出去走走,看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很少有人专心致志地走路,有些人边走边打电话或发信息,有些人恍惚而茫然,等不及要回到网上聊天、购物、争吵、围观。
各种新闻,新闻真的那么有必要了解这些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机械地翻阅新闻只是一种习惯,一种嗜好,一种嗜好而已,仅仅是把头脑搞得杂乱无章,并没有给大脑带来多少启发。您一句,我一句,话都说多了,表达能力却越来越差。
不是说手机、网络之类的新技术、新事物不好,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人在其中也不能靠自己解决问题,只是你要努力把握生活的平衡,用物质带来的便利去感受,去探索生活的美好与意义,给自己时间去沉淀、提炼,而不是反过来被技术、物质所牵引。喧嚣、匆忙、浅薄之中年月飞逝,亏你自己不能安顿下来,也不能安定下来。
人们如何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呢?这样的问题,现在已经很少有人问了,因为内心的平静其实并不是练瑜珈,读励志文学,看几回心理医生能得到的,你需要的是改变价值观,改变生活中的许多习惯,而这也是心力付出!
如今的人似乎习惯于用最少的时间、精力、金钱、感情来做最多的事,所以生活中便充满了多快好省的东西。便宜,不一定是便宜,而是少花心思。物或事或事,做的人不用心,受的人也不用心,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要把自己这辈子匆匆过去似的。要愿意放弃,也要愿意投入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中去,并且忍受这个过程的缓慢,琐碎和艰难。
心有牵挂,便难平静。有什么要担心的?总是没有财富,颜色,名字,食物和睡眠。五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执著所在。要判断你对同样事情的执著程度,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它会让你多么焦虑。心底越烦躁,说明你越执着。要回归内心的宁静,需要从淡化执着开始。
有关财、色、名,古今圣哲已有许多教诲,我不再赘述。总而言之,就是把这些东西看淡一点,有益。你们看得很重,不一定能得到更多。每天起居室,如今大多数人的饮食、睡眠都是过量,以至于四大紊乱,疾病频发。饮食少一点,睡眠少一点,精神上,身体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