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老人,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风华正茂的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毫不犹豫的献给了脚下这片热土,经历过一穷二百,经历过饥饿吃不饱的岁月,也经历过改革开放生活质量的提高……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姥爷和姥姥的故事,或许你能在他们的故事里发现自己家里长辈的影子,那个时代普普通通农村人的影子。
姥爷是1937年生人,他的母亲生了三个女儿,他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姥爷的出生让他的父亲欣喜,在那个年代家里填丁说明这家有后了!据说生姥爷的那天晚上,姥爷的母亲梦见真龙天子来投胎,因为这个梦,家人对他更是倍加呵护,他也并没有让父母失望,念书一直是班级里的优等生,直到读完完小,要考初中…….。那时候姥爷的父亲已经去世,家里就像千万中国农村家庭一样,每天都在为生计忙碌,为能吃饱能活下来而奔波,谁会注意到这个小小的少年内心的渴望呢?!那个年代只要能带上一顿中午的饭食就可以去参加考试了,上学也不需要交学费,只需要自己买书本和笔,可是姥爷家连这一顿饭也没有,更不用说买书和文具的钱……村里有一家条件稍微好点,孩子学习不好,这家人找到姥爷想让他去替考。他的母亲不答应,她心痛自己的儿子,考上了却不能去读,害怕孩子心里难过。可是姥爷自己愿意去考,他说他想向大家证明自己,并不是自己学的不好!在家里人的反对声中姥爷选择了沉默,那时候的小孩都太懂事了,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小小的少年独自一人跑到田里,拔了一上午的草……直到现在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我都能从姥爷的表情中看到深深的失落。这种经历对当时还是孩子的他来说真是非常残酷,可是年少的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姥爷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证明了自己 !
姥爷真的应了她母亲的那个梦当了“皇上”了嘛?呵呵,这里先卖个关子。其实姥爷做的最大的官就是村里的村委书记 。他说那时候他一心就想叫村里的老少爷们能吃饱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67年他担任村里的一把手那时候的刘庄真的是穷的叮当响,姥爷清楚的记得他接手时村里的帐上只有2毛八分钱,够买一盒大前门 。70年,村里粮食的平均产量是300斤(先进村500斤以上,最好有达到700斤的)而党中央的号召是:500斤过纲要(国家农业生产基本纲要),700斤过长江!也就是说当时的刘庄连纲要都不过。公社三级干部开会,姥爷连续三年做典型发言,下决心上纲要!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姥爷作为村里的一把手必须带领广大社员克服物质的匮乏。
一起挖杂肥,拆旧房做肥料,从东馆小水库组织劳动力挖水渠,在北墅水渠暗渠修养水站,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钱买管道和机器,于是姥爷找到党委书记左祥远,书记说:老刘你干吧,管子的问题我来解决!左书记从南墅石墨矿找到一批废弃管道,矿上不要钱,但是得自己挖出来,自己运回村!120米的管道就这样被大家硬生生的从地里挖出来又抬回了村里。那年村里扩大了田地的水浇面积,村里600多亩地当年春天全都浇上了水!到1973粮食终于上到500斤!
姥爷和刘庄的老一辈们付出的汗水和辛劳养育了刘庄一代又一代的人,没有他们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就没有后辈人安稳的生活! 他们不光挖杂肥喂肥了村里的土地,开沟渠滋润了一片又一片的田野,他们还为我们后世子孙种好了上万棵幸福树!西岗,西北岗,南岗上的两万棵碗口粗的黑松;每年都开的满山遍野槐花香的那片刺槐 ;村东那片高耸的毛白杨 ……
人的名树的影,我们现在可以轻而易举的享受的这一切,都是老一辈付出的艰辛!我很喜欢听姥爷说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他们这种纯粹付出的精神,让我时刻清醒,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也能保持一颗朴素的感恩的心!
我上大学时,每次放假回来看到姥爷姥姥幸福的样子,姥爷总是拿着姥姥当宝贝一样看着守着,就忍不住问我妈姥爷和姥姥年轻时候的事。
我妈说她也是听姥姥说的,据说当年姥姥娘家很穷,跟着她的母亲要饭要到刘庄,姥爷的母亲看着小姑娘长的漂亮就用两提篮玉米给自己儿子换了个媳妇!我妈一直信以为真,我也一直信以为真,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后记:有一年,村里组织唱戏,姥爷演戏里的皇帝,在下面看戏的老母亲长叹一声说,老天爷说话算数,当年那梦是应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