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纪律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你希望培养自律的孩子,就需要尽可能地给予他自由。我们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自由的一代,很多的家长还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大部分的家长都已经能接受这个观点:爱他,就请给他自由。
只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和“翻硬币”不同,孩子的成长不是把自由的一面翻过来就变成自律那么简单的过程。高举自由的大旗,我们在中间经历了无数的心里斗争,我们甚至要面对很多来自外界、来自长辈异样的眼光。深夜辗转反侧,无数次我们在心里忐忑:我是不是养了一个熊孩子?我是不是对我的孩子过度放纵了?自由?自律?还是放纵?
最好的答案,就在孩子身上。
弗洛伊德称第一年为口唇期,将婴儿喂饱、满足嘴巴的需求最重要。埃里克森相信,婴儿期健康和照顾他的人息息相关。一位支持孩子发展的母亲可以迅速和敏感地减轻婴儿的不适。比如,她在喂食时温柔地抱着婴儿,耐心地等待,知道婴儿吃到足够奶水,而当婴儿表现出对乳房或奶瓶兴趣下降时给他断奶。让我的一位朋友下定决心当全职妈妈的原因,就是她发现,孩子在睡觉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倾斜。一开始,她以为这是无意识的,但是后来她发现,无论她睡在哪一边,孩子都会下意识地靠近她。她就明白到,孩子真的太需要她了!每次回想起这个故事,我真的觉得,母亲和孩子之间心心相依的感觉,外人真的很难体会。
可是有的父母会发现,一岁以内的孩子,并不如我们想象中“单纯”。他们有时候,好像会故意讨好你,对你笑、伸手让你抱。有时候,当事情不如意的时候,会生气地大叫,让你无奈。有时候他们会故意摔东西,或故意做出一些动作,想看看我们的反应。或者,好像他们就是知道我们在想什么,故意不去配合。
孩子天生不是一张白纸,越小的孩子越是能敏感地觉知:哪些人是值得信任的、哪些人需要躲避。他们每天都在观察,每天都在学习,都在探索什么行为会引发环境或者其他人的哪些变化。一个孩子在大叫,如果是我,我会跟着一起大叫。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妨碍到别人,那么小的孩子,我总能找到可以让他尽情大叫的地方,只要对孩子说:“在刚才的地方大叫会吵到别人,现在你可以尽情地做你想做的事情。”如果是在火车、飞机这种毫无选择余地的密闭空间,那么就需要动动脑筋,马上找到一个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尽可能地表达你的爱,尽可能地展现你的可信赖,比什么都重要。
没有父母能够完美地满足婴儿的需要,很多的因素在牵扯着父母的精力。要相信,和谐和充满深情的父母能帮助孩子建立对世界的信任。信任的婴儿预期世界是好的和令人满意的,因此他对探险感到自信,并探索周围世界。不信任的婴儿会从人们和周围的事情中退缩,以此来保护自己。
第二年,孩子进入学步期。最大的考验是自主性的发展。如果我们能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指导和合理的选择时,这一冲突得以顺利解决。一名自信、安全的2岁孩子不仅被鼓励使用洗手间,而且被鼓励使用勺子吃饭和帮忙捡玩具。当他尝试这些失败时,父母不会指责,而是用容忍和理解来对待他对独立的坚持。出发前,给他额外的五分钟完成游戏,当他试图自己拉拉链的时候,耐心地等待。
但是,有时候,父母们会误解“自主性”的发展,认为让孩子自己选择并自己承担后果就是理想的做法。可是,首先,孩子没办法对自己的能力有准确的预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父母需要对孩子的选择有一个预估,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尽可能地接近成功。其次,当我们说:“你自己选择的、你要自己收拾干净!”无形中,会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一种信息:“看吧!看你下次还会不会这么做!”无形中,我们其实是在惩罚孩子。无形中,我们会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
永远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家是每个人最温暖的归处,最坚实的后盾。当孩子面对困难,我们就是他们最后的阵地。不管孩子多大,他们都需要我们的支持。一句“没关系!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对孩子而言是最有力量。
要让孩子明白社会规则并遵守社会规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脑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额叶是自我控制的区域,但也是发展最晚的大脑区域,就像那些围起来被修建的马路,尽管周围已经堵得水泄不通、事故频发,但施工队就是不着急。度过青春期,一直到25岁,这项工程才可能完工。他们必须要明白,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他们必须有记忆的能力,记得你告诉过他,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孩子的自我控制,会在18个月,隐隐出现一丝痕迹,加上语言的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会更好一些,一般女生的自我控制会比男生发展得早。但是,哪怕是新生儿,当他出现一些不恰当行为时,我们依然能够告诉他:“NO!”用温和的方式告诉他为什么这是“不恰当”的,尤其是伤害他人的行为。一些孩子喜欢趴在妈妈身上睡觉,但是可能会咬妈妈。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者,也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咬了一口,发现竟会引起你强烈的反应,他会感到兴奋。孩子这么小,我们无法用语言和他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表情来表达我们的难过,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被咬的动作是不允许的。当然,当他咬了你,你需要及时转移他的位置。孩子可能需要长达几个月的重复才会突然理解:原来你不希望他做这件事。
孩子是通过观察并内化来学习社会规则的,惩罚性的教导无补于事。有的家长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可如果你认真回想一下,当年你被打的时候,你深刻认识到的是“我错了”,还是“不要打我了,我错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认识。在这种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你,感受是什么?
我们常常受困于很多观念,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我们之所以常常怀疑“自由”的力量,怀疑自己的做法,就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真正地了解过我们面前的这个孩子,了解他的发展、了解他的需要、了解他的独特性。“纪律”不是空中楼阁,不能凭空而来,“自由”和“纪律”也不是简单的“只要····就···”的关系。我们常常需要在过程中问自己:当前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想做什么、需要什么。就像盖房子一样,“自律”上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搭建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