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起源于五胡乱华直至唐末,但直到五代十国之后,词才开始兴盛起来。直到宋代而达到顶峰,因此现在大家口中常说唐诗,宋词。初期词产生于民间,主要有民歌,西方古乐等。并没有什么内涵和高尚的宗旨在词,在最开始词曲就是单单为了图开心大家认为唱词曲就会使人高兴。算是一种消遣方式吧。但随着时间的迁移,那些士族大家在朝廷的生活可能过于乏味,而刚刚好,词在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心。因此词也在上层阶段流传起来。而这词呢,一到那些文人学士的手里它就随之变得不一样。文人学士使词变得更有情调,更有内涵。
词曲本是可歌的曲子,它总出于有音乐素养的人。在当时词的定义,与如今流行歌曲的性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是流传甚广,深受大多数民众百姓喜爱的东西。而这现在的歌曲分为哪两个结构呢?没错,就是曲调与歌词。当时的词也是这样。其中的词(辞)是词曲的内容,就像歌词一样。而曲便是曲调了。这便是词的核心。而词的目的,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一方面是抒写情谊,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在词最为鼎盛的时期,他几乎已经从底层人民手中脱离。而逐渐由文人学士掌控。词曲开始变得更有文化素养。而相反只拿词单单图开心的老百姓,可想而知,他们只能与词相别。直至南宋之后,词开始完完全全的脱离人间群众,也由此而衰落……
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问词为什么一旦脱离了民众百姓就开始衰落呢?词史中的这个大转折与当初的底层人民有什么直接关系?或者说,文人学士大力创新词曲,影响了词的什么?词从一开始,一直是在民间流传的,它深受老百姓喜爱。它的根基也是在民间群众的手里。而当词脱离了民间群众,就意味着词,已经丢失了它的根基。如果没种子,往后怎么发芽开花?人间民族创作词的目的本是为了开心,而一旦词变得脱俗,人民就会接受不了它。所以词就离开了百姓身边。而词都已经离开了民众,上层人士更不会玩它了。
词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歌辞之词,诗化之词,与赋化之词。有人常将诗与词放在一起,给它们会归属到一类。但实际并非如此。诗与词两者并行不悖,诗言志,词传情。诗歌,通大局,有广义的情感内容。而词曲,恰恰相反,传达的是私人情感。请大家不要将其混为一谈。
词是精美的,一般都先是有私人引发情感,之后响应群众,引起大众产生共鸣。从而成为一首好词。词亦是密而隐的,一般读起来不会立马了解作者想表达的真实情感。在真实情感背后,总隐约笼罩着一层薄雾。像浊水无法清澈见底,月光总被云朵所遮挡。那么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词的“面纱”,吹散那一层层薄雾,使皎洁的明月变得了了可见,炳若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