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西京故事》讲述了一对中年夫妇,为了供养一双上大学的儿女,从农村来到西京寻梦,圆梦的故事。
故事既可叫西京故事,也可以唤南京故事。任何一个城市,在当下社会格局动荡,城乡差距天堑的情势下,每天都在上演着同样的故事。可以说,剧本写出了当下社会的普遍性和现实性,同时也不可忽视其在地域特色的非显征性。
这是部穿上秦腔外衣的现代励志剧。父亲以自己的坚持,坚守和努力,完成了对儿子道德的救赎,激励着乡亲,感化着城市人,成就了自己的西京梦。秦腔这个外衣很好。在儿时的记忆中,这种戏就是咿咿呀呀,咏叹着周秦汉唐久远的陈谷烂麻,翻腾秦砖汉瓦厚厚灰尘掩埋下的回忆,一咏三叹,每每都是在睡眼朦胧中被唤醒,终于散场了。从此便和秦腔有了隔膜(秦腔不能从娃娃抓起,有了人生的阅历和认识,方能看懂听懂秦腔。)可这出普通的局情,却正合的上秦腔这样的外套,彼此成全。
其实正如朋友所言,唯秦腔之吼,悲壮苍凉,方能吼出人生的无奈和沧桑,吼出秦人的豪迈与不甘。千年古槐下,不变的就是那声吼。“我大,我爷,我老爷,我老老爷就是这一唱,慷慨激昂,还有点悲凉,不管日子过的顺当,还是栖惶,这一股力气从来就没有塌过腔”吼出了老秦人的精、气、神。这就是秦人的魂。
想起《大秦帝国》里老秦人那掷地有声的一吼“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腔除过吼的慷慨激昂,更有婉转百迴,悠悠长长的咏叹,咏赞俗世生活的美好,咏唱小百姓的自在和满足,叹息人生不如意之十之八九,叹息困顿日子的凄惶和无奈。。。。。。
剧中最打动人的就是中年的父亲面对儿子的诘问后,气,怒,悲,绝。为生活的重担所压,如牛耕作,如蚁忙碌,却命贱如草,叹息“真想缩进家乡的热炕,真想醉在故乡的荷塘”“腰杆已背不动日子的细帐,精神已撑不住岁月的漏光”。对自己曾经的坚守,一直以来的执着,从未改变的信念,心中的梦想,第一次产生深深的怀疑和彷徨,发出了“日子不是苦尽来节节向上,生活不是付出回报两相抵偿,日子是天天激战无战况,生活是年年拼命少华章”的悲叹与质疑,由不得人热泪沾襟。
唯有戏曲的千回百转,能唱出内心世界的这种挣扎和纠结,渲染出生活的欢喜悲伤,五味杂陈,才具如此的感染力。故事因秦腔的形式增强了表现力,更显张力;秦腔也因现代的局情而重获新生。
这 也是一部童话剧。故事接近现实,但不能说接了地气。农民工进城,生存的压力是现实的。打饼供儿女读大学,要在城管、市容、卫生、防疫等现实的夹缝中寻生,难乎其难。若身体有个三恙九病的,就是灭顶之灾。至文于化的碰撞、价值观的认同,都在其次。剧情对此并未触及。
政府在剧中是以一个街道干部的形象而出现的,急民所急,思民所思,解民所难,光彩熠熠。不敢说有涂脂抹粉之嫌,但此剧在现实性上的避重就轻,也许有不能说的故事吧。如同小时候读的童话,主人公历尽千辛,克服徘徊与懦弱,战胜了困难,打败了恶魔,收获了胜利。努力就会有回报,善有善报。
但现实却是黑色的一出幽默剧。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农民工的儿子继续做农民工。教育的不均等,阶层的板结化,导致社会上下流动的不畅,知识已经不能改变命运。勤劳致富,也只是个画的很美的大饼。
但依然要致敬。
向不媚俗的编导致敬。把目光投向社会的底层,普通的民众,至少在某种程度反映出社会的一个较少关注但最应关注的层面。
向父亲的扮演者李东桥致敬。把中年男人的忍辱负重,苦涩艰难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卑微的,也是骄傲的。看到的是坚韧,可内心也有着说不出的悲凉与无奈。
向紫薇树致敬。紫薇树,和那一声苍凉秦腔一样,贯穿始终,成为全剧之魂。紫薇,在剧中虽有故事,但更是一种象征。那是父亲的信仰。传统价值观物化为那两颗紫薇树。那也是父亲在故乡的根,也寄托着父亲的梦想,是一份美好的坚守。
紫薇树还在,梦想就在。每个人心里都应有这样一棵紫薇,繁花似锦,美轮美奂。请小心守护,守护美好,守护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