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省最西的三门峡市,我乘坐火车,欣赏着窗外的雨景,晃晃悠悠将近八小时,跨越一千里,来到了河南省最南端信阳市,这个美丽的城市。
此番信阳之旅,是参加信阳师院“道德与法治”的国培活动。
踏入这方热土,我忘却了旅途的劳顿与疲惫,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校园。
(一)师院无与伦比的美
花园式的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
一排排高大茂盛的杉树,一颗颗香气四溢的桂花,一朵朵月季摇曳多姿,一片片碧草茂盛成茵。
一棵树广场,灯火阑珊时最美;半亩塘,鱼儿自由嬉戏,天鹅悠然自得,一座红色的木桥悠闲地依山而建,只有放松,没有压力。
体育场上,军训的大一新生,英姿飒爽;池塘边,手持书本,大声背书的学生,比比皆是;图书馆里,座无虚席,专注读书的你们样子最美……
在这里,我身边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放下了工作的压力与繁忙,感受到了自由与放松。
(二)信阳人暖暖的心
电话里,我的各种咨询,訾主任都热情洋溢的解答,使我心里暖意绵绵,驱散秋雨阴凉;
公交上,年轻小伙没有零钱,几位大妈抢着帮他投币,我看了信阳人的热情大方,乐于助人;
马路上,我和老乡许惠,向清洁工阿姨询问板栗在哪儿买,她给我们指出了详细的路线,还告诉我们去信阳东站坐高铁时,怎么坐公交,比乘出租要省不少钱……
来自安阳的董娟老师,在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带我吃了师院的第一顿早餐。还有同宿舍的宋艳杰,我们真诚地聊工作、聊生活,没有陌生人相互提防的冷,只有亲如一家人相互帮助的暖。
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一个班的,不一个班的,都热情互助,亲如家人。
(三)图书馆
博尔赫斯曾经说:“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在信阳师院,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图书馆。
晚饭后,老乡、舍友一块儿走向图书馆。一排排书架整整齐齐地立在哪儿,等着喜欢读书的人检阅。有的在静静地翻阅,有的在认真地做笔记,有的拿几本在作比较,有的认真的挑选……
或三五人一桌,或两个人面对面坐着,或楼梯拐角,或门口沙发,就那样看着,看着。读书的样子,是学生最可爱的模样!
(四)运动场
正值大一军训,各种队形已初具规模。着绿色迷彩的学生,不惧秋日艳阳的余威,在运动场上的流汗。
她们做出的各种数字图形的变化,用行动为祖国七十华诞庆贺!
在操场上走圈是我们最喜欢的项目了。老乡倒走,我正走,舍友快走,享受着秋夜的晚风,与夜跑的学生一起享受着运动的快乐!
(五)半亩塘
多情的半亩塘。
池塘紧紧地依偎在山脚下,山上树木茂盛,给半亩塘一个结实又温暖的靠背。半山腰突有一瀑布,顺山势流入塘中,给半亩塘注入了源头活水。塘南边有一块石头,书有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这便是半亩塘名字的来历。
一塘碧水,天鹅休闲地游来游去。白天鹅,神情自若,有节奏地划着脚掌,时而把头钻进水里,来个倒栽葱;黑天鹅,骄傲地向观众炫耀着它的红嘴巴,配着黑礼服裙,真是比奥黛丽赫本还美美,仔细一瞧,咦!还穿着红皮鞋呢!
水中的鱼儿,一会儿游到池边,一会儿游到塘中央。大大小小一群群,红黑白彩鲜艳艳,自由自在,好不快活!不时有人抛点馍花、面包屑,鱼儿便机灵地争抢。不仔细看,你只能看见食物瞬间不见了,却看不见鱼。
池塘边,围坐着一群群读书的学子。她们只是沉浸在自己书本里,只管大声地或读、或背,似乎与鱼儿无关,与天鹅也无关 ,也似乎有关,因为它们见证了你们的努力。
与半亩塘隔路相望的图书馆,门前的台阶上也坐满了大学生,他们手不释卷。我此时忽然明白了:图书馆才是真正的活水源头。
每天去社科楼学习的我们,特意从半亩塘边走过,赏天鹅,观游鱼,看学生读书,身心放松,心若冰清,这才是大学生活的该有的模样。
(六)丰富多彩的社团
走过弥漫着桂花香的路,路过一棵树广场,往东就是浉源餐厅了。餐厅西门前有一个小广场,热闹非凡。那儿有失物招领处,有各种各样兴趣小组的招募,拉着洋溢着青春气息语言,身着搞怪服装的学生,向过往学生发放着传单。
到餐厅吃饭路过这里,我都会停下来欣赏一会儿学生的才艺。她们选择了一个极好的学校,这里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展示自己舞台,给广大学提供了发展空间。也遇到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时代。真是幸运啊!感慨自己在学生时代,却没有如今孩子的多才多艺,拼搏努力。
(七)教授的博学多才
赵山海老师的思维导图记忆法,课堂充满活力且高效;王志红老师的课堂,无时不在渗透着心理学的教育,让课堂充满活力;青岛的高保卫老师,更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了对思政课的重视……
在这里,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的是改变了思维方式,知道课堂还有更多种教法,还可以更精彩……
感谢信阳师范学院举办的这次思政课培训,对于我来说,实现了人生的一次跃迁,只有成长,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