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知乎答题对句(6):对联是使用最多的传统文化

对联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对联是汉语言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与诗词歌赋,小说散文戏曲一样,都是中华文化殿堂的成员。

在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中,对联是雅俗共赏,使用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传统文化,远远超过了其他的文化形式和体裁。

首先,对联的使用不受地域限制,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春节都喜欢贴春联。无论楼堂馆所,寺庙祠堂,门上柱上都少不了楹联。

其次,对联应用的场合广泛,节日要用,如春联,每逢过年,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大红对联,辞旧迎新图吉利。比如: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点点报新春。

老人寿诞,晚辈或平辈老友少不了送对联祝贺,比如: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建新房乔迁,少不了要贴对联,以表乔迁之喜,比如:

栋宇连云子孙愿;华堂耀日父母心。

择居仁里和为贵;善与人同德有邻。

新婚大喜,更少不了以婚联表达“红鸾天喜”,比如:

百年佳偶同地久;一世良缘共天长。

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

丧葬礼仪,同样要借助挽联表哀情,比如:

血泪滴湿灵前土;哀声惊醒柩中魂。

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戴素冠。

家里老人去世,守孝三年得贴孝对,用黄色、绿色纸写素联,比如:

守孝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

遍观天下皆春色;唯有吾门独素风。

对联使用之多,应用之广可见一斑。除了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对联,不同的行业也使用不同的对联。即算同是农村家庭用对联,不同的门口气也不一样,如果乱贴就会闹笑话。

农村习俗,家里都要供家神土地,家神除了“天地君亲师位”,两边少不了有副对联,如:

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

天地德祖宗恩,当酬当报;

皇王土圣贤书,可耕可读。

又如土地对:

土为万物母;梅占百花魁。

其名虽云称厚土;而德可以配高天。

又如窗子对:

窗前童子耍;室内老人安。

窗映玉梅书映雪;池生春草笔生花。

又如卧室门对:

鹤算千秋期父辈;鹏程万里在儿孙。

自古礼门分内外;从来义路别亲疏。

又如厨房联: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甚至牛圈门也同样贴对联:

勤饲养六畜兴旺;广积肥五谷丰登。

无论贫富,人人都用,户户都贴,对联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扮演的文化角色,比任何其他文体都重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