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读书笔记

前一回里,还在病中的晴雯为了帮助宝玉修补好珍贵的裘皮大衣,一夜不睡地细细织补,既展现出来高超的手工技艺,也不可避免地身体透支累倒了。

宝玉又心疼又内疚,赶忙请了王太医来再添些益神养血的味剂,然后就要晴雯安心静养起来。

小说的节奏在塑造了晴雯拼死救主的高潮后又平淡下来,本回里我们看到的主要是贾家上上下下如何为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忙碌的景象。

前面最初几回里作者对季节的变迁并不在意,但是从二十几回开始,作者的时间轴就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第二十七回里讲了姑娘们忙着祭饯花神过交芒种节,那时候还是晚春初夏,好像类似我们当前的季节;然后到了三十一回,赶上端阳佳节,门上插艾蒿,小孩子胳膊上还要系上画有老虎的布条来辟邪;很快又来到三十七回,姑娘们兴致所至创办了海棠诗社,赏菊品蟹秋意浓;再到四十九回,已经是琉璃世界看白雪觅红梅,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里,年轻人留下快乐的脚印一串串。

回到第五十三回,文中有标示,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想想我们普通人家的年过起来都很忙碌,虽说这年味一年淡比一年,但是年前的各种置办和年后亲友间的络绎往来确实也给了我们很多心灵的慰藉,更何况这家大业大的宁荣二府呢?

宁国府那边是贾珍张罗年事相关,开宗祠请神主,还要把受祭祖先的画像都悬挂好。尤氏则领着贾蓉之妻负责准备压岁钱,和往贾母这边送的一些针线礼物。而贾蓉的任务是去宫里领取皇帝年度打赏的祭祖专用金,钱不多,但是一份心意,听着有面子。

负责给宁国府年关前送上贡品的专职代理人来了,名字很有意思,来自黑山村的乌进孝。黑等于乌,乌等于黑,按照作者一贯的风格,这个老乌头做事肯定不是光明磊落的,到底有多黑还不知道,但是乌进孝,是不是谐音就是无进孝啊?

果然,呈上来的账目清单上花样繁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山珍海味米菜干果全都有,还特别给孩子们准备了不少活蹦乱跳的小动物。账单总值约折合银子2500两。我觉得很多很丰盛很有诚意呢,贾珍却皱着眉头说他心底预估年收成至少应该是5000两银子的进项,他直言这老头是打擂台,意思他耍滑头,弄虚作假。感情这老乌头真的是个黑心人啊,扮猪吃老虎就黑下2500两银子,还不是仅此一年。

贾珍把收上来的东西分出份来,供奉先人的,送给荣国府的,自家留用的,还要再拿出来一部分分给本家里一些经济上不富裕的子弟们。

等到了腊月二十九,开始贴新符换旧联,府上一切焕然一新,从大门到内室又一路点上清一色的朱红大高烛,火光密密匝匝,好像左右两条金色的游龙。

除夕日,贾母先带队穿好朝服进宫朝贺,等回到家里,再按照祭祀礼仪拜见先祖,男和女,长和幼,都有着严格的位次排序,贾家开枝散叶子孙之多,礼仪之重,全在众人跪地那“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中。

除夕夜,长幼一一向贾母过礼,再长幼挨次归坐受礼,然后差役按级别行礼,散压岁钱,给荷包,共享合欢宴,品吉祥果,吃如意糕,屋外灯火通明,屋里欢声笑语。

到了正月,就是你来我往的年酒席,今儿我请你,明儿个你请我,喝酒听戏会见亲友,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再看上元节之夕,贾老太太领着两边的小辈们在荣国府一起家宴,请了戏班子,打赏时给的铜钱都是拿簸箩来撮的,只要贾母说一声赏,就有人往台上一撒,只听得豁啷啷满台钱响。屋里摆件的骄奢,打赏时的恣意,富人的豪横可见一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