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敦刻尔克》,国内上映晚了北美一个多月,我们这边看着外媒的评分一路封神的节奏,也眼馋了一个多月。终于在今晚赶上末班车,果然没有失望。
《敦刻尔克》以三个视角来讲述二战重大历史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三个视角分别具有不同的时间维度,分别是一周一天和一小时。与以往战争题材影片不同的是,全片看似在叙事,实则在塑人,如果说《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这类电影是揭开了一副宏大的历史画卷的话,《敦刻尔克》就是那画卷上的留白,比如那个“留在敦刻尔克的男孩”。
男孩叫乔治,是英国人道森家的船员。当他得知道森先生与其子将驾船去敦刻尔克协助英军士兵撤退的时候,毅然决定一同前往。在途中,他们救起了一名落水的英国海军士兵,士兵情绪很不稳定,原来是受到鱼雷袭击患上了恐惧症。在得知道森一家要回敦刻尔克营救同胞时,他的恐惧彻底爆发了,情绪激动地要求渔船立即返航英国,于是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在冲突过程中乔治被士兵撞倒滚下船舱,后脑勺着地血流不止,最后在船抵达敦刻尔克的时候终因伤势过重去世了。
道森一家只是二战中成百上千不幸家庭的一个缩影,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但在导演的细腻铺垫下,他们一家的亲情在战争这个染缸里发酵了。
首先导演从三个细节告诉观众道森父子是把乔治当作至亲来对待的:一是乔治受伤后小道森的手足无措到无微不至地照料;二是发现乔治伤势过重后小道森劝父亲返航,他沉默了一会,无奈地说了一句,已经开出那么远了;三是抵达敦刻尔克营救英国士兵上船后,小道森叮嘱进船舱的士兵不要碰到乔治,士兵告诉他乔治已经死了,他沉默了一下回答:所以要小心点。在经过一系列的铺垫之后,最终在道森父子与落水海军之间的几句简短的对白中得到了升华。
最平实简洁但最震撼人心的一个画面是这样的,在小道森得知乔治已经去世之时,那个落水海军士兵进舱问道:他(乔治)一定会没事的。小道森又沉默了一下说:会的。看着海军折返回去,他落寞地看了一眼老道森,老道森会意地点了点头。
对于亲人的受伤和逝去,道森父子的伤痛是不言而喻地,但是导演丝毫没有用亲者的哭天抢地来描写,却用三次沉默和一个眼神表达,可见影片的厚重,用留白来表达的厚重。
第一个沉默是老道森内心的挣扎,在营救素未平生士兵与拯救至亲之间的选择。道森是一名普通的英国人,国家征用他的船只,他却自己带着亲人毅然决然地上了前线,他有一句台词是这么说的:如果他们打过来了,哪还有家。我想导演想表达的不仅是当时英国民众的舍小为大的家国情怀,更是英国民众在炮火淬炼下保持的理性,这种理性从侧面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沉淀。
第二次沉默是小道森内心痛苦的无声呐喊,可以想象在那一瞬间年轻的小道森脑中是一片空白的,一具鲜活的生命就像流水沙一下从他指缝里流走,战争是死神镰刀的无情挥舞,小道森面对乔治的突然逝去,就好像昨天还沐浴在和平中的欧洲人们今天就坠落到战火中去,面对已经满目苍夷的欧洲大地,突然坠落到嚎啕大哭也好声嘶力竭也罢在战争的残酷面前都显得是那么微弱。向往和平的英国人民只有强忍悲痛,这次的沉默彰显出了他们在失家毁地面前的承受、隐忍、不屈的精神。
第三次小道森的沉默与老道森的眼神诠释了理解包容和团结。的确那名士兵直接造成了乔治的死亡,但道森父子理解战争才是元凶,理解战争对那名士兵造成的创伤。士兵是很多年轻英国士兵的缩影,在祖国的号召下用父母赋予的血肉之躯横亘在德国战车面前,胜利归来或许是英雄,但血染沙场可能无处葬生,对于这些可敬的战士,年轻的小道森怎么忍心去责怪。父亲的眼神亦是对小道森的认可,敦刻尔克撤退的确是一场溃败,但在英国民众的心中英国士兵们还是英雄。这在英国军队撤回祖国后英国人们欢迎赞许鼓励上得到了印证,就像丘吉尔说的那句话——撤退不是失败,由此可见当时的英国人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精神,这背后不言而喻地告诉观众——为什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人民能在废墟中爬起来!
男孩乔治就这样永远留在了敦刻尔克,也是电影《敦刻尔克》留给我最大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