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坤卦 利牝马之贞 (九)


《易经》古经和传卦传共有二十四匹马,各十二匹。“天行莫如龙,地行莫如马。”

有意思的是说卦传讲“乾为马”,但在古经里乾卦无马而用龙,神龙见首不见尾。说卦传讲“坤为牛”,古经坤卦却讲“利牝马之贞”。

说卦传里的乾震坎十二匹马,其中乾为“良马、瘠马、驳马”。具体故事我已经在简书文章里写了,这里不在赘述。

既然说卦传讲到乾为龙马,我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龙马出处,在此补充一下。《周礼·夏官·廋人》云:“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可见在古代是把身高八尺以上的好马称之为龙的。

牝 pìn 〈名〉(形聲。从牛,匕(bǐ)聲。依甲骨文,「匕」爲雌性動物的標誌。本義:雌性的禽獸)。

牝,畜母也。——《說文》。

牝从牛,说卦传讲“坤为牛”还是说的通。

驯xùn(形声。字从马,从川,川亦声。“川”本指“归向大泽大海的水流”,引申指“归降”、“归顺”。“马”指野马、脾性倔强的马。“马”与“川”联合起来表示“使野马归降人类”。本义:降服野马)。

驯,马训也。——《说文》

卦辞以马取象,有“利牝马之贞”。牝马,就是母马。 在大自然中,母马和公马不同,牝马既有公马的“健”,又因属阴而有“柔顺”之德,故《彖传》赞其“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柔顺”而又“利贞”,也就是听话而又行走稳当的马,也正是乾具有领导力而坤体现在执行力的表现。

坤卦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 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
……


用老子《道德经》说了牝马,在艰苦的日子里具有的精神。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是坤牝的另一种状态。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如果你觉得我写的不错,能够给你带来些许快乐,或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赞加关注哦,并在留言区留下你的赞赞赞赞美之词,哈!那会激励我今后写出更多好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