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那天是难得的空闲,母亲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带着我们三个孩子去庙里上香。当然,这是悄悄的,背着父亲去的。
那是小小的一座庙,就建在我们前往菜地的路旁。以往从那里经过时只以为是一户人家,虽然下面也有土地公土地婆的像,却并没有人去烧香。不过仔细看还是可以认出一些庙的影子,红红的墙,屋顶也带着庙的特色。
庙里只有一个约摸着五六十岁的老人看守,我们买了香烛去时老人正在做斋饭,一位阿姨早早地来到庙里为孩子点上了平安灯。我们便站在旁边看老人手脚利索的忙上忙下。母亲则跟阿姨闲聊起来。
等我们听从老人的指挥将香烛分别在五个地方点上后,母亲又为全家九人全都点上了平安灯,也不说离开,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平安灯燃了好大一会儿。
我们本不信这些东西,当时陪母亲去庙里也不过是刚好得空罢了。母亲原也是不大信这些东西的,这是她第一次去庙里上香。刚到庙时,母亲拘谨的询问老人应该如何做,然后按着老人的指点慢慢的完成,与我们的随意不同,母亲是对其心怀敬畏。
其实,那种庙在我们这边有很多,不同于那些香客鼎盛的寺庙,它只是小小的一座,毫不起眼,有些庙有供奉的人得以长存,而有些庙却只能腐烂消失于世间。
外婆家那边也有一座庙,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见证了它的繁荣与衰落。小时,就有人曾带着我前往庙里上香,当时谁的手上都挂着一根庙里的红绳以保平安,尤其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更是把红绳看做宝贝,谁也舍不得将它碰脏。庙里香火旺盛,香烛燃起的烟弥漫笼罩着整个庙,连从庙里吹过的风也带着一股独特的香味,那是庙的鼎盛时期。现在回去时,很少有人可以记得那座庙了,更别说去庙里烧香拜佛了,去往庙的路上杂草丛生,如果不是经常路过,大概我也会把它忘却吧!
我不知道母亲是何时开始相信这个的,或许只是把它当做暂时的依托吧。这几年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赚钱变得更加困难,老板拖着工资不发,加上爷爷奶奶身体不好,使得母亲这个铁一般刚强的人也有了脆弱的一面。母亲父亲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只是相较于母亲来说,父亲总是不动声色一些,我回家时他们总是说着开心的事情,偶尔聊起钱的话题也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我以前总在想一个问题:生活怎么能越过越差!后来想想,大概是因为长大了需要的东西更多了。
每个人或许都有座庙吧,可能在心里,可能在现实。那座庙是个慰藉,是心理无法承受时的依托,只是也有心存侥幸,或许那就可以帮助自己实现梦想呢,或许那就是真的呢!
现在回想起那天母亲盯着平安灯时的目光是那么的专注,当时母亲特别认真的跟我们分析着那一盏盏灯:“你看你爷爷的那盏平安灯燃的真好,你爷爷肯定能健健康康的,你看你们三个的也燃得很好,今年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啊……”。当时我们都笑着看母亲,对于这些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想着早点结束了好回家。
我们做不到与母亲一样的感同身受,庙对于我们来说是从未放在心上的,转瞬即逝。但对于心灵上的寄托来说则是同通的,母亲将对家人的平安期盼于神灵,而我也曾将思念依托于星星。
庙,说到底只是内心美好期盼的寄存地,而那些期盼是否实现也许并不那么重要,只是让自己的心里稍稍没那么沉重,卸下一些负担,使自己还有余力在这世间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