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首先就想起前些天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孩子爸晚上下班拖了半小时,饥肠辘辘的他就在路上打电话给等在校门口的儿子小F,让小F先到肠粉儿店帮他点一份肠粉儿,他到了就可以立刻吃到东西,但是他儿子就是不去,让他自己来点。等到了校门口接上头儿,小F很自然地跟他爸爸去吃肠粉,而我去了旁边的小吃店。我刚点好一份炒榨面,小F委屈巴巴地从隔壁店走了过来,说他爸爸因为他不帮忙点餐,不肯请他吃肠粉了。我只好扶额,看吧,我确实是养了两个儿子!最后,小F跟我在一起点了一屉豆腐小笼包。等皮薄馅儿大的包子上来后,看着小F又是甜辣酱又是醋地调配蘸料,我觉得这小子也不用怎么心疼,他挺会照顾自己。
说回小笼包,说实话,我一个来自面食之乡的人,最开始对这个东西还真没看在眼里,不就是包子吗?咱什么包子没吃过?仅素馅儿的,我妈就能做出包菜馅儿的、白菜馅儿的、西葫芦馅儿的、南瓜馅儿的、韭菜馅儿的、地衣馅儿的等等,出自我妈之手的那一锅锅白白胖胖的大包子一出锅,不知馋死多少人。但是我在南方呆得久了,终于比较出了小笼包最大的优势,它就是----小!
用我侄女的话说,小笼包小巧玲珑,一口一个,吃起来美味又方便。确实,相比北方的大包子基本上需要抓个满手,吃小笼包只需用筷子轻巧得一夹,大汉咱不论,若食客是个娇滴滴的美女,檀口一张,小包子一咬,那种美感一定是吃拳头大的包子没法儿比的。山清水秀滋养的南方人连小吃也是要精致秀气的。
嵊州小笼包的做法并不难,首先包子皮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发面的,一种不发的类似厚一些的饺子皮。馅料基本也是两种,纯肉的和豆腐的。肉馅儿的和馅儿的时候,一般会加一些皮冻之类的胶质,以便让包子馅儿和皮融合地更亲密,口感更加绵润鲜香;豆腐馅的,用料就是普通的软嫩南豆腐,加豆瓣酱之类调味。个人观察发现,似乎肉馅儿的多用发面皮,一笼蒸出来白白胖胖挤成一团和气;而豆腐馅儿的多用不发面的皮,面皮尽量做到晶莹剔透,让里面流着红油莹白鲜嫩的馅儿若隐若现……
若想知道嵊州小笼包什么味儿,也不方便来原产地的,建议朋友们可以在当地找一下浙江人开的包子店,招牌很多叫“xx杭州小笼包”的,大多是绍兴嵊州人士开的。至于为什么叫“杭州小笼包”,大概因为嵊州地方小名气不大名字又生僻难记,所以才打了大杭州的幌子,以期望在知名度方面走些捷径。但是随着嵊州政府在品牌方面的营销加强,嵊州小笼包已在逐渐摘掉“狐假虎威”的杭州牌。
但是想吃正宗的,还是建议到嵊州本地来,现在小城已通了高铁,交通便利了许多,来这里体验一下一大早在一条老街,找一家蒸汽氤氲的早餐店,走进去条凳上一坐,叫一屉小笼包,一碗咸豆浆,慢条斯理看着鲜亮的阳光斜照进来……
嵊州小笼包值得推荐,不止因为它好吃,还因为这个小吃里蕴含着一种精神,我称之为小笼包精神。小笼包的起源有个传说,据清道光《嵊县志》记载:
“甑山,在县北十里,传大禹遗迹,俗呼石蒸笼,亦名甄石,其地有禹妃祠”。
相传,当年大禹在剡溪(嵊州地界最重要水域)治水,禹后在附近的甑山上蒸馒头为禹保障后勤,并以馒头奉祭神灵以保佑治水成功。而这些祭祀后散落在甑山剡水之间的馒头,化为现在拳头大小的叫“禹余粮”的石头,人们称为“石馒头”,后人受此启发,用面粉做成了小笼包,成为民间美食。
瞧瞧,连起源的传说都和这么拼的祖先有关。
而真正的起源,据《嵊县志》记载,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一位陈东升先生对小笼包进行改良并在嵊州市心街开出了第一家小笼馒头店,“嵊州小笼包”的时代才算真正开启。而这90年间,嵊州小笼包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局面,这不仅有本地政府近年来品牌营销、技术培训、金融支持的功劳,更是归功于那几万不怕吃苦、勤劳敢拼的嵊州小笼包人走南闯北地传播。实话说,在这一点上我是真佩服他们,大概从大禹、越王勾践那些大卡司开始,这一方水土上的人们就已经深种下了不屈服于环境、奋发图强的种子。
末了,我这么升华小笼包,其实最终是希望我那南北基因结合的孩子,既能继承小米饭的信义、坚韧,也能浸染小笼包的踏实、敢拼,希望他能有自己的精气神儿!不多说了,等他下次吃小笼包之前,得让他先读完他娘亲这篇用心良苦的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