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之前曾和室友约好寒假在家里读五本书,在回家的火车上就读完了这第一本。但回家之后一直生病,也没什么心情也读书笔记,因此也拖拖拉拉到了现在。
在此之前我几乎不读历史相关的书籍,仅在高中的时候读过《明朝那些事儿》。两本书比较起来各有各的风格,《明朝那些事儿》文章更加诙谐幽默,但是因为篇幅有限,而所需描写的人物故事太多,人物的个性显得有些单薄,换句话说即是大多数人的正邪分界明显,正派全是优点,反派人人得而诛之。而《万历十五年》则更加严谨,描写的人物更加真实,更像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类。不仅如此,在描写人物的同时更加细致的描写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这本书主要是涉及了六个人物,“半个”明君朱翊钧,改革先锋张居正,和稀泥达人申时行,抗倭名将戚继光,道德标杆海瑞,心学狂人李贽。在这其中我想简单的总结一下前三个人物的故事,自己也算趁机梳理一下。
首先先说说明神宗朱翊钧。在其年仅十岁的时候隆庆皇帝便龙驭上宾,一个国家的重担便落在了当时年幼的万历皇帝肩上。独立治理国家几乎不可能,在其生母慈仁皇太后的促进下,年幼时期的万历皇帝的政治事务、教学工作等几乎是由张居正先生一手操办的。而万历皇帝虽然年幼,但也十分明事理,知道自己应当“敬天法祖”,因此也是励精图治,生活节俭,从谏如流,并且也立志做一个明君。因此在最初的十年内,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经济也有了巨大的发展。
如果这样的精力与志向能够继续保持下去,明朝的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模样了。然而在张居正去世之后,因为缺乏他人的监管,再加上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冲突不可调和(如万历想要立三子常洵为太子,遭到文官集团疯狂反对,且因为内阁众对此事的不作为,一拖再拖直到后面问题越来越大,也就是著名的国本之争),使得皇帝心灰意冷,疏于政事,不再对国家社稷关心了。而此后早朝全部停止,国家官员的更替也不再进行,国家的运转举步维艰。在万历四十八年,万历去世,谥号显皇帝。纵观明神宗一生,年少时慷慨激昂的济世之心,在张居正去世之后便日益磨损,最后因皇储之事彻底化为虚无,不得不说,也是一个悲剧吧。至于为什么说他是“半个”明君,我想也不必多说了。
再来说说张居正。自从读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便一直对张居正有一种崇拜之情。在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后又被任命为大学士,供职文渊阁。此前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总是看宰相不爽,洪武初年连杀三个,便立下规矩以后不能再设宰相之位,所有的政务由皇帝本人亲自操刀。而其后辈毕竟不如本人这么精力超常,因此大学士还有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职能。张居正自从进入高层起,便很受当时的贵妃李氏赏识,这也为日后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埋下了伏笔。而后隆庆皇帝驾崩,万历皇帝尚且年幼,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居功自大,瞧不起万历,曾说过“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在两位皇太后、张居正和冯保等人的筹划下,高拱被剥除官位,回家养老,张居正也就顺理成章地出任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在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的时间内,张居正认真督促年幼的皇帝读书学习,使其走上正道;积极选拔优秀的人才在集团中担任要职,做到“人尽其用”;积极筹划提高国家的军事力量,扶植了如戚继光这样的名将;积极推进国家税收制度的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意图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稳定(虽然后来因为他的过早逝世使得这个方法没能起到正面作用)……国力得到充分发展,张居正可以说的上是居功至伟,他也因此完成“在世即获得太子太师荣誉”的唯一成就。
如果说张居正能够活的再长一些,那么他的成就必定远不于此。然则在1582年,张居正即因病去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为张居正生前的功劳太大,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其中也包括万历皇帝。因此在其死后,清算张居正的势头也如潮水般涌来:抄家,剥夺官秩,流放其家属,甚至本人也险些被开棺戮尸……一代名相也就只能落得这个下场。当然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这件事,也可以说是必然的。张居正生前独揽大权,这权便是来自万历。其死后万历为了重新将大权握在手中,必然要“杀人”立威,给文官集团重新洗牌,将权力集中在己身。最近在看电视剧《少帅》,其中张学良枪杀杨宇霆、常荫槐,我猜想也有几分是这个缘故。
最后再说说申时行。申的上位也是十分戏剧化。在张居正病逝后,张四维出任内阁首辅,而不久张四维的父亲去世,而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张四维便毫不含糊辞去职务回家丁忧。此时吕调阳辞官养病,马自强又因病逝世,首辅的担子自然落到了申时行身上。申时行在嘉靖四十一年的中得状元,任翰林院编撰,在张居正回家丁忧之前,被张举荐进入内阁,从此开始了他的内阁生涯。申时行虽为人十分温和谦让,但是人在其位,经常也会不由自主地卷入风波之中。他的为官之道只有简单的四个字——调济折衷。他清楚的认识到一项政策是否能够完全的执行,全是靠着这个政策与文官集团的共同习惯相安无扰。他也清楚的认识到,一个人是有正直、勇敢为国家效力的阳面,同时也是有着阴险、自私因私愤而消极的阴面。一个人不可能只拥有其中的一面而完全抑制住另外一面,而他作为首辅应当做的,就是尽全力使得大家的阳面能够被更好地调动起来,阴面能够更少地影响其本职。因此他在面对冲突时,更加愿意做的是调和,也就是俗称的“和稀泥”。在其在任期间,整个国家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晚年他谈起此事,也是颇为满意,在他看来首辅要做的,无非是使得整个国家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下去,不要出什么大事才好。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这般和稀泥的做法,也是他被迫离任的原因。当时整个文官集团与皇帝正在因皇储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皇帝想立三子常洵,文官则坚持按照法律立皇长子常洛,而申时行作为和稀泥达人,则一直安抚双方,避免矛盾激化,企图将此事压制下来。而后因为皇帝多次耍赖,文官集团忍无可忍,因此由内阁(申时行当时正逢休假)的大学士带头联名上书一封,要求皇帝立刻做出决断。而申时行又为了安抚皇帝,秘密上疏一封向万历表示此事与己无关。后来此事泄露,群臣激愤,纷纷斥责其不作为,申时行也不得不辞官隐退。再看申时行一生,和张居正可以说是截然不同。如果将当时明朝的制度比作一个火车,那么张居正要做的,是将火车升级为更加快速的动车;而申时行所做的,则是好好地维修现有的火车,让火车在原本的轨道上跑的更好。
读史使人明智,一个决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可以不用经过漫长地等待,直接从书中便可以得到结果进行验证。倘若能够将书中的道理运用到自己身上,肯定是受益无穷。
(PS:因为这本书涉及的点太多太细,之前一直没有想好怎么写,因此也是迟迟不肯动手。后来拖了一下之后又忘记不少东西,因此又粗略地再翻了一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写读书笔记千万别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