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文言文漫谈系列(1~6 七年级部分整合版)

之前有提到过我最近开始了学习文言文的旅程,从最基本的入选课本的文言文开始。没有了考试的压力,顿觉轻松了不少,很多时候最大的感觉是享受。

但也很无奈,因为都是抽碎片化的时间看的,有时一篇文章分好几个时间段才能看完。我是指一篇文章的一切,包括原文、译文、赏析、作者生平,等等。

不得不惊叹古人的表达能力,有的一篇文章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却什么都交代清楚了,还意味深长、意境悠远,引人深思。下面我就把课本选文中我很有感触的分享给大家。

一  在学习中有一种不得不说的体验就是难得的愉悦感,开拓思维,激发想象能力。

比如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咏雪》,其中有写东晋大政治家谢安下雪天在家举行的家庭聚会上出了一个题目:白雪纷纷何所似

他的大侄子抢先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不受哥哥影响,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笑,谢大才女不仅受到叔父的赞赏,还受到在场嘉宾的一致赞许,自此谢道韫声名大噪,还获得了“咏絮才”的美名。

说实话,第一遍看,觉得谢道韫的这个形容真是绝了。那一刻,心头的喜悦油然而生,就像头上的累赘一下全被清空的感觉,茅塞顿开。

因为把雪花形容成柳絮,写出了雪花那种轻盈飘逸的感觉,有浪漫的色彩在,尤其跟我喜爱的柳连在一起。当时还想,把这一句作为我未来某一篇文的标题也很好呀,可惜一时想不起来要写什么内容。

其实,撒盐空中差可拟也挺形象的,雪也并非都是轻盈的模样。

我的家乡有时会说下的是雪籽子,这种雪下下来就像盐,很重的感觉。还有简友说雪像尿素粒儿,我觉得这个形容也比盐更形象,因为尿素粒儿就是要撒到土地上的。

二  我喜爱的类型:体现说话艺术和行事风格的。

比如《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即陈寔(shi),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这篇文章说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于是太丘便不再等候,一个人先走了。

太丘走后,朋友才到,他看到太丘年仅七岁的儿子元方在门外玩耍,就问元方:“你父亲在不在啊?”元方答:“等您那么久,您还没来,父亲就走了。友人便生气道:“真不是个君子啊,与人相约同行,自己却先跑了。”

读完朋友说的这一句话,立刻就能感觉到朋友那种愠怒的形象和傲慢的劲儿。若是时年七岁的我,说不定就会被这位朋友带沟里了,会觉得自己的父亲好像有些不对了,可能就会唯唯诺诺地跟人家道歉了。

而元方的回答却是:“您和家父约定的是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无礼。”这时这位朋友才自觉惭愧,下车想拉拉元方的手,元方才懒得理他呢,自顾自回家了。

真的很佩服小元方的聪颖机智,在大人面前的应对自如。其实这就是一个守信不守信的问题,这位朋友本来就是自己不守信,失约了还怪罪人家不是君子,不等他,还当着人家孩子骂,很明显是无理又无礼。

“太丘舍去”和“入门不顾”很好地说明了父子俩的处事风格,而且如出一辙,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直白坚定。

还有一篇是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朋友们,都还能背得出几句吧?我认为这篇也很好的体现了说话艺术和处事风格。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和警戒自己。为何要给一间陋室刻铭,而且还极力辩证它不陋呢?

这就要说到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翰林学士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唐顺宗李诵年间的事),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先安排刘在城南面江而居,刘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刘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对于作者的遭遇,又有几个人能像他这样淡然处之呢?所以当我们再回去看原文,是不是感觉就不一样了呢?

山不在高,水也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会有名气,而陋室也会因为有了品德高尚的人居住而声名远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突然想起来这两句景物描写是我上学时就很喜欢的,但那时可能模糊了本文的创作背景,只是单纯的认为这两句充满诗意。

再连上后面两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就是在说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

作者是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摘自赏析资料)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经文。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多好呀,你(和州知县)能做得到吗

还有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呢?是因为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子云)是文学家,这也是作者一生的两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后终于以文学家名世。

由此看来,刘禹锡是何等的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当他最后问出那一句“何陋之有”的时候,我想那位心眼小又不识才的和州知县肯定气死了吧?

怎么样?我刘禹锡根本不在乎,根本不屑与你这种小人为伍!我心内有乾坤,充满阳光!


三  劝学篇:《孙权劝学》、《诫子书》

首先来说说相对简单的《孙权劝学》,取材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手下大将吕蒙要读书,说如今你当权掌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务繁杂推托。

孙权一听眉一皱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大将就是大将,吕蒙听进去了。乃始就学,马上就开始学起来了,这说明吕蒙的行动力也是杠杠的。所以若想学习的话,就不要找任何理由为自己开脱,做就完事了。至于结果,不管多少,总会有所收获的。

过了一段时间,等鲁肃到寻阳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的时候,发现吕蒙大有长进。惊叹地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而吕蒙也非常自信地回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吕蒙的回答也尽显诙谐幽默。

于是鲁肃就去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那吕蒙到底对鲁肃说了些什么,让鲁肃对吕蒙的变化如此吃惊呢?别急啊,陈寿的《鲁肃过蒙屯下》恰好记载了这件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以上为原文节选)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

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

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

鲁肃何许人也?

印象中,小时候,爷爷经常会讲关于鲁肃的戏文。遗憾的是,紫湘戏文全不记得了,只记住了鲁肃这个名字。

网上对于鲁肃的概述是:

出身巨富之家,性豪爽,好施舍。为人方严,生活俭朴,治军有方,又勤于学,虽在军阵,手不释卷,善谈论,能属文辞,深谋远虑,有过人之明,非一般尚武之人可比。

对促成周瑜与诸葛亮的合作,维护孙、刘联盟的大局,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吕蒙这一系列发问和接连提出的应对方案,恰恰说明了他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的确是精进了不少,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因为读书而改变的气质也赢得了鲁肃的好感。

在《鲁肃过蒙屯下》中有更细致地描写,吕蒙话毕,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鲁肃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干,谋略竟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这亲昵的动作,这由衷地欣赏和赞叹,这样一写更反映出吕蒙的进步巨大,非复吴下阿蒙了。同时也提醒了我们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人,我看鲁肃这趟是来对了!

另外,这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出处。突然遇见常用习语的来源,就像发现宝藏一样,对于紫湘来说也是一种惊喜和愉悦。

说到出处,宁静致远这四个字恐怕大家见得最多,作为网名、座右铭,在人们的书房、客厅、办公室等等地方都会看到。紫湘也很喜欢,看到这四个字仿佛就会心静下来。

原来它来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儿子的一封家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是说作为君子应该怎么做呢?

君子要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非志无以成学这一句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我觉得在我人生的第一个关键处,就是考学(填志愿)时没有明确的目标。

那时候的乡村信息闭塞,不像现在的孩子能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缺乏一种引导。所以在填志愿的时候就根据亲戚的推荐填了,但那个专业我不感兴趣,更不清楚它实际要学的是什么?

当然,以上只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就是我没有足够的自信,我会觉得我内心的选择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那只是一个梦罢了。不敢突破,害怕突破。

第二个关键处就是在专科学校时的自考,这可能也会改变我的命运。从现在回过头看,那时的自己还是稀里糊涂的,依然没有明确的目标。别人考行政管理,我也跟着考行政管理。

殊不知别人考行政管理有自己明确的规划,考了行政管理的本科,再考公务员,然后做了一名人民警察。我只知道自考本科的方向是对的,但不明白具体专业的选择得看个人。

我内心里想要考的是汉语言文学,那么我就应该选择汉语言文学。当时没有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也很奇葩,就是我不懂语法,怕那一门不过,但就不知道想一想,考行政管理就不会有任何障碍了吗?

虽然我行政管理的本科拿到手了,但是也费了很长时间。因为是大二时才报的名,所以考到后期已经上班实习了,无法宁静致远了。

反过来想,我若是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也不过是多花费一点时间而已,准能过的,一次不过,还能重考呀。

所以说非志无以成学,不明确志向就无法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这句真真是对的。然后的走向便是“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与诸葛亮的预判相差无几……

说回原文,这篇家训语言精炼,又层层递进,读来发人深省,说明了修身立志的重要性以及立志与学习的关系。

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

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还有要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若不如此,可能就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在我查找的资料当中,有一段赏析写得特别好,这里也分享给大家:

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也写作淡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全篇才几十个字,不愧为家训名篇。

你看看,虽然我八岁、十八岁时都没有领悟到这样的教诲,但现在三十多岁遇见它,依然激荡身心。所以,只要保持学习的心态,任何时候都不晚。

四  颠覆认知,名人轶事

代表作品:纪昀的《河中石兽》

故事讲的是在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想重修寺庙,却找不到那两只石兽了。

僧人们按常规,到河的下游去寻找,怎么也找不到。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你们到下游去寻找,岂不是很荒唐?貌似很有道理,于是僧人们又开挖。

然而一老河兵闻之,又笑着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应该到上游去寻找。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

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

最后,僧人们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找到了石兽。

文章最后点明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僧人也是普通人,会根据常识认为石兽一定是被冲到下游了,而讲学家会根据固有的知识去判断,也认为自己是对的。没想到,这一切都没有敌过最有经验、最有发言权的老河兵。

纪昀、纪晓岚、纪大烟袋?没错,就是他。因为纪昀喜抽旱烟,文臣武将暗地里都叫他“纪大烟袋”。有次,乾隆急诏,纪昀来不及将烟熄灭,只好把烟袋藏在靴子里去朝见圣上。

烟在靴子里燃烧起来,纪昀也不敢声张,直到裤脚冒出烟来,皇上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失火了!皇上赶快让他出去救火,纪昀才颠着一只脚出去了。以后有好长时间,纪昀不得不拄着拐棍。

好像《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就有这一段,说起这部剧,我以前可喜欢看了,张铁林、王刚、张国立三人调侃逗乐,看点满满。

反正乾隆皇帝看和珅就是:朕知道你是个大贪官,但朕不杀你,若是朕想让你吐点出来,你就必须给朕吐;和珅每个机会都想大捞一把,案件背后的主要人物多半与和珅有所牵连。

而纪晓岚刚正不阿,总是想把案件查个水落石出,但每次到最后一步,看着就要揪出幕后主使了,却最终被干涉(皇帝或者和珅),因为皇上还不想让和珅死啊。

纪晓岚与和珅虽然立场不同,但不管这俩人如何蹦哒,在皇帝面前只能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出奇的(也只能)一致,所以两人亦敌亦友,成为乾隆依仗的国之重臣。

这些毕竟是影视剧中的形象,在真实的历史中,和珅与纪晓岚就像是忘年交。和珅年轻,处事外向泼辣,而年老的纪昀处事渐渐趋于圆滑,还时时会善意地提醒和珅。

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昀对和珅的帮助。而在工作中,则更多是和珅对纪昀的关照。纪昀自己也明白,他只是一个御用文人,在文学上固然无人可比,但在治国和理财上远不如和珅。

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他们俩都是乾隆皇帝仰仗的大臣。

五  主要看作者生平,附带学篇课文

代表作品:欧阳修的《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北宋官员康肃公陈尧咨的箭法了得,可谓当世无双。陈尧咨本人也不客气,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常以此自夸。

有一次,陈在家里的场地射箭,有一位卖油翁经过,“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把油挑子放下,站在那里静静观看,好半天也不离去。见陈射十箭能中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咦,你这老头,看什么看,不服吗?于是陈狐疑又轻蔑地发问:你也懂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无他,但手熟尔。”你这有什么(奥妙)呢,只是手法熟练(熟能生巧)罢了。

咦,你这老头,人人都夸本官,你竟敢轻视本官射箭的本领,你有什么底气,你凭什么这么说!老头那满不以为意的神态把陈尧咨给惹毛了,“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却坦然冷静地说:“以我酌油知之。”

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老翁平静地做完这一切后,只说了一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结局是陈尧咨笑而遣之,陈大官把卖油老头笑着打发走了,意味深长。

陈尧咨是位什么样的主儿?他学问不小,官职做得也很大,而且是文武双全,不愿屈居人下,“用刑惨急,数有杖死”。

这样一个人却不得不在卖油翁面前认输,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地没有责备这位犯上的小老百姓。因为卖油翁指出的道理辩驳不倒,只得笑而遣之。

解析里说这个“笑”字是传神之笔,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

其实本文中有很多用词都特别好,把二人的神态、动作以及语气刻画得惟妙惟肖,如在眼前。比如:释(有种放松的意味)、睨(斜着眼看,不以为意)、微颔(微微点头)、无他,但手熟尔、笑而遣等等。

我觉得这篇文章不仅讲了熟能生巧这个道理,而且还能发散开来。你射箭厉害,能十中八九,或许别人能百发百中。天赋固然重要,勤学苦练更重要。一日不练手生,多日不练天赋也会生锈的。

术业有专攻是不错,但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自己薄弱的领域。所以在有相当技术的人面前,只是“惟手熟尔”。如此,也不用骄傲自夸,而应虚心接纳,正确地看待自己所谓的优点。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好了,课文讲完了,我们再来说说作者欧阳修的生平轶事。由于大家对这个人都太熟悉了,所以我只先摘取我认为有趣和印象深刻的部分以作笔记,以后还会学习到他的古诗文,到时再说相关的内容。

幼年欧阳修

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投奔他的叔叔。好在没有被嫌弃,还不时受到关怀。值得一提的是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也是位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曾用荻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

这个叔叔有点神,对欧阳修的未来预判极准。他曾跟欧阳修的母亲说过:“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欧阳修也不负所望,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

富有戏剧性的科举之路

欧阳修头两次科考均告失败,但在他第一次科考六年之后的春天,由胥偃保举,有机会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

欧阳修在国子监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好家伙,连中三元。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没想到只得了个十四名,二甲进士及第,为啥呢?据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唉,真的是个冤大头,不过这也代表他有真正的才学。幸运的是宋朝还有“榜下择婿”的风俗,欧阳修刚中进士,就被恩师胥偃定为自己的女婿。金榜题名的同时又洞房花烛,人生大事一并完成。

这该死的缘分

话说欧阳修本来以为自己在殿试中考中状元是妥妥的,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当时也获得了殿试资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欧阳修高中进士时所娶的胥氏夫人,新婚不久便去世了,后来欧阳修又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儿。而薛奎的大女婿不是别人,就是穿了欧阳修“状元袍子”的王拱辰。

更搞笑的是,王拱辰的原夫人去世了,他又娶了薛奎的三女儿,继续做薛家的女婿、欧阳修的连襟。欧阳修还写诗调侃王同学说:“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羡慕不来的老板

欧阳修高中进士后被分配到洛阳为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当时他的上司为吴越忠懿王钱俶之子、西京留守钱惟演。

这个小钱很有意思,他对欧阳修这样的青年才俊十分友好,简直是把他们“贡”起来。不但很少让他们承担琐碎的行政事务,还公然支持他们吃喝玩乐。

有一次,欧阳修和年轻的同僚到嵩山游玩,傍晚下起了雪。忽然,钱惟演的使者赶到了,带来优秀的厨子和歌妓,并传钱惟演的话说:“府里没什么事,你们不用急着回来,好好地在嵩山赏雪吧。”

但是这些小年轻们也并非全耽于享乐,他们没有工作上的压力,便把精力都放在了诗词歌赋上。当时文坛上流行骈文,文风华丽,但是免不了说大话、套话,这么死板的文风,小年轻们肯定不喜欢啦。

于是他们凭借自己丰富的学识,以效法先秦两汉的古人为手段,推行“古文”。在钱惟演的支持下,欧阳修等人有了充分的时间去琢磨古文创作,后来古文的创作在宋代繁盛一时,留下了无数千古名篇。

钱惟演“富养”这几个小文人,真可谓是功在千秋。“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后来钱惟演政治失意,被迫离开了洛阳。欧阳修等人为钱惟演送行,双方都流下了惜别的泪水,这泪水绝对是真的。

怼人王者欧阳修

钱惟演的继任者王曙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干部”,管束属下向来十分严格。眼里容不得沙子,他看到欧阳修这些个小年轻整天地游山玩水,十分不满。

有一天,王曙把欧阳修等人集中起来,严厉地教导他们说:“你们看寇莱公(寇准)这样的人,尚且因为耽于享乐而被贬官,何况你们这些人在才能上比不了寇莱公,怎么还敢这样呢?”大家都被训得不敢做声。

只有欧阳修年轻气盛,反应敏捷,回嘴说:“寇莱公后来之所以倒霉,不是因为耽于享乐,而是因为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一下把王老爷子噎得说不出话来。

欧阳修的三次被贬

第一次,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开始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景祐三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

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击,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范仲淹一派受到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欧阳修被贬官的时候,还深情地写道:“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虽然我现在被贬到穷乡僻壤,在春天都看不见花,但我曾经在洛阳享受过那样绚烂的青春,这一生还有什么不能承受呢?

这说明欧阳修对曾经的洛阳生活念念不忘,那段安逸的时光也奠定了他一生的文学基础。

第二次,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此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这里还有一个插曲:

据传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但双方并无血统关系,是欧阳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以后又和家中的仆人私通,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

在公堂之上张氏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无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大受影响。他的政敌钱勰也借此攻击他,最后被朝廷贬到滁州。

实际“盗甥案”只是表面,是被人诬陷的,主要原因还是“庆历新政”。

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古文艺术达到成熟。

第三次,原因有三:

一是英宗即位,曹太后垂帘听政,欧阳修反对,得罪了曹太后;二是欧阳修支持英宗尊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宋仁宗无子),得罪了另外一方的宦官和大臣们;三是英宗驾崩,欧阳修在丧府里穿了一件紫袍,又被人抓住小辫子了。

而且这次又被人诬陷和自己的儿媳妇有染,虽最后仍是查无实据,但他自求外放。

紫湘评语:少年才气光四射,做过洛阳花下客;光阴多为凡事扰,才子人生也曲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2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604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95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2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1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00评论 3 39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09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4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