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的《德米安》

个体是孤单的点,在时间的维度上屈曲徘徊,形成的轨迹便是人生。

读《德米安》,让我想起久远以前读过的《金阁寺》。也是充满了烦恼与妄想的少年时,也是善恶未判将判,天明前最后的混沌的岁月。仿佛每个少年的“我”身边,总有一个若即若离的伙伴,亦敌亦友、亦正亦邪。

而那伙伴,他亦是孤单的个体,也在时间的轴上,刻画着他独一无二的轨迹,并且只在人生的某个区间与“我”产生交集。

个体又是点的无限可能性的集合。

无限的点,就产生无限可能的轨迹,有些与“我”平行错过,有些则与“我”有数面之缘,德米安是后者的其中之一。

“我”在无限多个我中,自觉为德米安的友人,其他的“我”,将自觉为何人呢?自觉为德米安的那个人,是否就是另一个我呢?

我不免想像,世界本无他物,而是人自身产生的万象,人活在如沙数的自我当中,束缚自己的,究竟只是自身的心魔。

又不免想起同属于黑塞的《悉达多》。

黑塞,擅长描绘轨迹。

黑塞笔下的人不是丰腴的血肉,也不是有厚度广度的生活。他们惯是在灵魂观测下彷徨向前的,若一个点般的存在。这存在惯是休憩在一个仿佛开始的终点,就如同文末的句点,虽小却执着于自身的圆满。这终点同时又是虚幻而美的,摧折于现实,同时升华于现实之上。如《悉达多》的轨迹终点是沙罗双树,而《德米安》的轨迹终点是硝烟味的梦。

年少宛如幻梦,被惊醒于战场;又宛如一件七彩的琉璃,破碎为随风逝去的烟尘。

从此,“我”亦失去了遐思的翅膀,坠落于成人的地上,或者“我”成为德米安,用生命交换一个永远少年。

又或者,在活着的某一个座标上,我早以与我私人的德米安分道扬镳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刚参加完Z君的婚礼,实在是严重毁了三观。 前女友整整坐了一桌,Z的妈妈见了每一个都能叫出名字,还无比唏嘘的说,...
    壹芥阅读 175评论 0 0
  • 感恩这几天坏种子的爆发,让我察觉到了自己 感恩妈妈让我看到了坏种子 感恩老公给父母打电话发红包祝她们父亲节快乐,感...
    雅子12345阅读 142评论 0 0
  • 凌晨雨夜,睡不着爬起来写写字。 经历了一场职场暗黑风波后我已经失业在家半个月了。昨天母亲问了我找工作的事,我说我没...
    怪人胡阅读 219评论 0 1
  • 一、起因 周末的时候,爸爸的朋友到家里做客。 都是同一个镇里出去、一起驻扎过边疆的复原军人,当然有很多的共同话题。...
    莫写时光阅读 19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