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术
张敏涵
金属在化学学科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炼金术则是中世纪的一种化学哲学的思想和始祖,是当代化学的雏形。其主要目标是将贱金属转变为贵金属,从古代开始,国内外的炼金术成就越发显著。
众所周知,炼金术起源于埃及,最初是有人试图将贱金属伪造成贵金属,比如将铜和锌制成合金可以在外观和硬度上很接近黄金。后来这种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因为可能得到物质的转换,竟获得了神的地位,于是炼金术诞生了。一位炼金术士,活动于公元三世纪的赫尔墨斯,是埃及的僧侣。在赫耳墨斯主义中,炼金术与占星术、神通术等一起例为“全宇宙三大智慧”,它们由一位名为“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的传说人物开创,所以他被看作是炼金术师的始祖。
到公元八世纪,炼金术真正开始了。西方的炼金术可追溯到希腊化时期,最早、最可靠的代表人物是佐西默斯。他相信存在着一种物质,它能魔术般地使金属出现人所企望的变化。他称这种物质为“Elixirvitae”(长生不老药)。
希腊时期对炼金术最大的贡献,就是炼金术的哲学化。古希腊著名的雅典学派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建立了一套自然科学哲学体系,其代表人物有著名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在这一时间对炼金术影响深远的“元素论”正式确立,即世间万物由四种元素组成:气、水、土、火;其中每种元素都代表四种基本特性(燥、湿、冷、热)中两种特性的组合。这种思想为炼金术的物质转化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说炼金术的主要思想就来源于这一时代。
在阿拉伯人征伐升级后接触到希腊文明的遗产,将希腊文书籍翻译为阿拉伯文。发展阿拉伯化学的学者主要是贾比尔·伊本·海扬。他在炼金术上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贡献。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冷、热、干、湿四要素学说,他认为,四要素的两两互相配合,便形成世界上的各种金属,并使它们具有相应的内质。例如,黄金与白银的内质是冷和干,只要使白银内质中的冷干比例调整得与黄金一样,就能使它变成黄金。要想实现这一点,必须使用“点金药”。既然中国炼丹家认为硫黄属“阳”,水银属“阴”;希腊哲人认为硫黄含有热和干的内质,水银含有冷和湿的内质,所以查比尔提出硫和水银是构成各种金属甚至于各种物质的基本成分。查比尔的思想体系明显地超越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他认为四大要素都是非常具体的、实在的要素,可以从物质实体中游离出来而独立存在;而再把这些要素按比例结合起来,又可形成新物体。他认为炼金家的任务是确定四种要素在各物体中所占的比例,设法把它们从某些物体中提炼出来,得到纯净的“冷素”、“热素”等等,再把它们分别以适当数量结合,或添加到某种物体中,以演变成他们预期得到的产物。
炼金术在我国古代称炼丹术。中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派人到海上求仙人不死之药。汉武帝本人就热衷于神仙和长生不死之药。到了东汉炼丹术得到发展,出现了著名的炼丹术家魏伯阳,著书《周易参同契》以阐明长生不死之说。继后,晋代炼丹家陶弘景著《真诰》。到了唐代,炼丹术跟道教结合起来而进入全盛时期,这时炼丹术家孙思邈,著作《丹房诀要》。这些炼丹术著作都有不少化学知识,据统计共有化学药物六十多种,还有许多关于化学变化的记载。
炼金术经过现代科学证明是错误的。但作为近代化学的先驱在化学发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炼金术,人们积累了化学操作的经验,发明了多种实验器具,认识了许多天然矿物。炼金术在欧洲成为近代化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甚至为现代化学的实验器具、方法及理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