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才艺?
每次别人问我这个问题,我都会想很久,最后发现我压根就没有什么才艺。唱歌声音难听,街舞没有一种会跳,乐器没有一种懂,篮球足球羽毛球没有一样可以登上台面,至于写作,你们也看到了,就这么点能耐,谈不上才艺,充其量只能算个爱好罢了。
所以,我很怕别人问我这个问题,因为在我身上找不到答案。我陷入自卑,陷入懊悔,我追问自己,过去的这些年,我干嘛去了?我在脑海里搜索,那些尚且还能被记起的杂乱零碎的生活片段逐渐清晰......
我在农村长大,我的童年可以分为两段时期,前半段是在玩耍,后半段是在学习。
在我四年级之前,我的童年是没有压力的,我更多的时间都是在与同学玩耍。
在那个纯真的年代,我们上课玩“跷橡皮”,输的人要给对方一根铅笔芯,于是铅笔芯成了大家宝贵的财富,我记得那时的我每天都带着几小筒铅笔芯,五颜六色,仿佛那就是成功者的标志。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时的捉迷藏组织,我是组织创始人之一,组织一开始只有四个人,发展到后来十多人。那时,我们跑遍整个学校,只为找到下一个倒霉的人,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曾有我童年的身影。
那是童年,再也不会有的发光的年纪。
而人生的转折在四年级,从那张99分数学试卷开始,我的人生只有一个主题——学习。我把学习当成获得所有荣誉的最佳武器,我开始为写不完的作业烦恼,我开始为学习成绩的退步而担忧,我开始在乎名次,开始在乎“三好学生”的奖状,开始在乎老师的表扬,开始在乎同学艳羡的目光。
周围的一切告诉我,在一个班级社会里,优等生就是大明星,坐拥一切,而差生则什么也不是,生活在班级社会最底层,是受人唾弃的。而权衡优与差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成绩,于是我开始努力地追求成绩,追求成绩给我带来的荣誉,我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做个好学生,与学习无关的一切事情都是不务正业,是浪费时间。
后来我才知道,我被虚荣心绑架了。它绑架了我的童年,绑架了我的初中,绑架了我的高中。别人陷入游戏世界无法自拔,我沉入学习世界喜乐交加;别人速速抄完作业进入梦乡,我努力追赶却总要写到很晚。
我时常会想起一个场景,半夜一点多,房间开着灯,父亲的鼾声如雷,我在桌子上写作文,母亲在床上等我,等着等着睡着了,微闭的双眼时不时张开,嘱咐了一声后又一次睡去。突然,父亲一个翻身醒来,鼾声停歇,紧接着的是父亲的怒骂声,比雷声还响,在深夜响彻整个房间。
打雷后总会下雨,那雨一滴一滴淋湿了我的作文本,在凌晨一点多,淋湿了我的整个童年。那一年,我13岁,小学六年级,每一天都因为没有背诵被老师扣留在学校,他们以为我懒,却不知道凌晨一点多的大雨。
我不知道那些年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也许就是那份虚荣心,让我在每个黑夜战胜疲惫。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自己这样努力有什么用,我只知道,我要把作业写完,不然会被老师惩罚,被同学笑话;我只知道,我要把作文写好,让老师也能在课堂上当着全班的面念我的作文,哪怕一次都好;我只知道,我要考出好成绩,让老师表扬,让同学钦羡...
就是这些,让我一直坚持着。直到升学考试前,我都没被老师重视过,我做梦都想着自己的作文能被老师表扬,做梦都想着,英语成绩单上第一个名字能是我,可是没有,从来没有。
升学考试前一天,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那么紧张,那晚早早上床,在床上翻来覆去很久,平时总是不够睡,却在那一晚失眠。
我的头脑里想象过无数种考试情形,想象过无数种考试结果。所有曾发生过的事在那晚重新被记起,我被记忆里的事情感动,被每天等我关灯睡觉的母亲感动。
我甚至想起更早前的事,想起我第一次被老师打手掌,底下那帮好朋友给我投来的眼神,那种眼神让我这么多年还能记忆犹新,那眼神里有为我打抱不平的愤怒,有打从心底里的同情,还有因为朋友受伤害而产生的难过。那是我见过的最让我感动的眼神,那时我第一次意识到友情的含义。
后来,升一年级分班,全都走散,我再也找不到他们。我已不记得他们是怎样从我的世界消失的,因为那个时候,除了偶遇,不再有任何联系方式。而偶遇,也只是一个招呼,那么短暂的一秒,让过去一起玩耍的岁月随着时间淡出记忆的城堡。只是在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会突然记起,那年他们投来的眼神,那是童年里的一束光芒,在每个孤独的夜晚悄然绽放。
我想起二年级时,开学第一天,见到班主任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她用命令式的口吻让我当组长,我看她一脸凶巴巴的样子不敢拒绝,可是又实在不想当组长,于是我回家哭,一句话也不说,一口饭也不吃,就一直哭,哭完了就告诉母亲我不想当组长,母亲便带我去找老师,家长一出面事情就解决了,可是从此我也被这个班主任看不起了。那时的我还不知道那是看不起,以为是因为自己找家长当面拒绝老师让老师难堪,于是老师怀恨在心。
现在看来,只能说年少的心思太幼稚。其实,不想当组长,是不够勇敢,害怕承担,所以便去依赖能够被依赖的家人,为自己的不勇敢买单。于是,一次的不勇敢,便有无数次的不勇敢;一次的依赖,便有无数次的依赖。
我讨厌那次的放弃,讨厌那次的哭泣,讨厌那次不勇敢。长大后的我要花多倍的努力去弥补儿时错误的选择。
2008年,我的三年级,这一年永远是最特别的一年。5月,全校师生为汶川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那时的我在默哀的第二分钟,看到老师严肃而又搞笑的神情忍不住笑出了声,那时的我竟不知生命的无常与可贵,只觉得那警报声和老师的表情加在一起有些好笑。
让我深刻意识到生命无常的是爷爷的去世。同年8月8日晚11点,我在爷爷的房间看奥运开幕,电视的声音吵醒了沉睡的爷爷,那时我以为爷爷只是生病,躺一阵子就好了,直到9月的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很多亲戚围在门口,那一刻我书包也没有卸下,直接卧倒在床上,脑子里全是爷爷生前的音容笑貌,眼角是不停滑落的泪,这一次淋湿的不只是我的童年,而是我的一生。
到现在我都老是想起那晚看奥运会开幕吵到爷爷的情景,这成了我一生的愧疚。如果能重来,我会砸了电视,坐在爷爷床上守护着他。即使斗不过死神,也能感动上帝,让爷爷再多留一会儿。可是,回不去了,终究是遗憾。
爷爷的去世使我成长了许多,我努力的目的不在只是为了荣誉,还为了家庭,为了亲情,为了避风港里每一个熟悉的身影。我开始害怕,怕哪一天不热闹了。
我把悲伤与遗憾化作学习动力,拼命地学习。在应该尽情玩闹的年纪里,我选择持笔夜战;在母亲已睡去好久之后,我拿着小手电在被窝里照亮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嘴里无声的默念着,心里却担心明天会不会迟到。那是我童年的尾声。
......
那一晚,我把过去的一切统统想了个遍,沾湿了枕头的泪水,在第二天给予我无穷的力量,我用全级第一的成绩结束了我童年。
于是,我成了别人眼里的学霸,我打败了曾经在我眼里高不可攀的所有对手,第一次站在最高的地方看这个世界。
从此以后,我的世界里只有一个主题——学习。我跳进了学海。
但是这条学海之路并不那么顺畅,一路走一路跌,我拼命学,努力改掉所有不足,成绩却在一步步的跌落。我奋斗到凌晨,红肿的双眼,看着又一次亮起的天空,我不知道自己在坚持着什么,一天天麻木熬夜,一天天奋笔疾书。也曾对着镜子哭泣,骂自己愚蠢至极;有时想过放弃,却还是继续咬牙坚持。
终于还是熬到了大学,虽然只是考到了一个普通的二本学院,但我依旧很坦然去面对。因为良心告诉我,我努力过,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无怨无悔。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拼了命地去做,却总是做不好。其实那只是上帝所给的一种考验,重要不在结果怎样,而在过程,坚持过来了就会有收获。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回首那段时光,我会被自己感动,那就够了。
现在,在大学里,学习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大家更注重全面发展。去社团面试的时候,当他们问起我有什么才艺的时候,我突然哑口无言。我有什么才艺?我在心里问自己无数遍,最终发现我压根就没有什么才艺,我前面的大段人生都在学习中度过,在写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诵中度过,我为了不被他人打扰,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让人靠近,变得高冷,变得孤僻,最后变得内向,在心里建立起自己的世界,与自己对话,给自己力量。而那段日子,是孤独的,孤独让我成长,我用强大的心境撑死所有困难。
但此刻的我,庆幸自己打破了这个自我封锁的牢笼。我自信地站在面试官面前,说自己没有什么才艺,但喜欢写作,我说我会把写作坚持一生,不仅仅要让它成为我的才艺,还要将它刻进生命里。
不管过去如何不堪,也不管过去付出的一切以后会不会有所回报,至少此刻我是幸福的,有家人的陪伴,有朋友的问候,还遇见最美的爱情,过去怎样都已不重要,都熬过来了,现在挺好。
一路吃力地走来,生活还是没有欺骗我的。就像卢思浩的一本书名说的: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