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简介

金妹,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传播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收藏家协会文化研究部研究员,教育部第四轮美术学科评审专家,教育部美术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泰国东方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国吞武里皇家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校友艺术专委会副会长。金妹主持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回国留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
探秘中西的推动者——简评金妹
取中国文化之优势,汲他国文化之长处

中西融合这朵艺术之花不可能孤立存在,是几代人倾心探索浇灌长成的。中西艺术这两大文化系统经过千锤百炼,不断改进,吸收中西文化的精华,取其长处,交织融合,形成这朵艺术之花的独特之美。

我国美术领域中西融合最有建树者有三类:一是以徐悲鸿为主导的积极学习西方古典主义嫁接到中国水墨画的一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二是以常书鸿为代表的发现西方艺术的没落、颓废而奋起回国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三是以林风眠等倡导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与中国传统水墨意境相结合的实践者。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画路也不尽相同,事业更是迥然有别。

金妹突破前人窠臼,汲取画坛巨擘之精华,开创中西方绘画融合之新彩。她多年的留学经历成为她探索中西方文化艺术的秘匙。金妹游走在中西文化之间,感受中西绘画两者之间的磁场,不断地进行实验,从俄罗斯时期《雨荷》,到巴黎《蝶》,再到《心经》《雨季》以及现在的彩墨,“交融”思想贯穿始终。各个创作阶段的大量实验让金妹对中西文化艺术相辅相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取得了可喜成就。

金妹在油画中借鉴中国绘画语言,将材料和技法,皴染、飞白等等运用到作品中,并从中国文字中探究奥秘,如汉字的玄妙一水偏旁的漫游者、 潜印象、漫不经心、凄、浊;中国古诗词中的浪漫,“乱花渐欲迷人眼” “相忘于江湖” 等等。同样,在她的彩墨作品中更多借鉴西方印象派的色彩语言方式,强调冷暖、光影、光斑、笔触等,故意强化色彩弱化线条,追求一种缥缈、虚幻、另类的审美意境。
观其艺术造诣,可知功夫深矣

金妹经过采风调研,潜心创作,夜以继日,数易其稿;历时两年完成了《帕米尔春晓》的油画巨作,这幅画作以西方绘画写实的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并融合中国艺术特点在趣味和意象上下功夫,追求敦实、朴拙、大气的美感。精准细致地刻画出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特殊的风土人情。该作受到国家重视和高度认可,被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是2016年度重点创作项目。

金妹通过探索中西文化艺术的融合,创造出了自己独特风格,她的艺术风格极具魅力,深受国内外各界藏家的喜爱。多幅作品被国家重要场所收藏,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及社会名流。一个人具有相应能力的时候,肩负文化使命,弘扬中国民族精神,无疑是人生旅途中含金量很高的亮点。
【关注转发并收藏我们,获得金妹老师的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