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简书上看别人的文章,主要是时间管理和拆书的文章,核心观点还是有清单化,有计划性,同时对自己要严格自律,看了拆书的文章,这个大量读书的90后拆书很多,看了几篇,拆的很简单,基本是概念化。后来就把关注的一个拆书90作者取消关注了。今天回老家,路上听网易公开课,激荡中国30年,吴晓波写的,在老家的时候也听着,晚上回县城时又听了1节,基本听完了,感觉收获的是一个故事。
晚上8:30,在天天舞蹈接女儿,在微信上看公众号“有书”,看到一篇关于写作的文章,其中一句话触动了我,“你在公众号阅读的文章,你在马路上,在厕所,在车上等琐碎时间看到的文章,都是浅层的学习,属于轻松阅读,不系统,没有思考。”结合自己日常的行为,特别是微信读书的情况,和其形似。自己这几个月,在手机上听书和看书的文章应该有几百篇了,很多是鸡汤文,励志文,也有些时间管理和故事类的,主要是拆书类,客观来说对自己有一定启发和提高,像自己早上6点起来,逐步开始读书计划就是受到个别文章的影响,但目前微信公众号的很多文章对自己已经不起作用,也许是鸡汤喝多了,已经有点腻味和麻木,经常看或听这些文章,无法提升自己了,在零星和琐碎的时间通过手机学习上,遇到了瓶颈,碰到了天花板。用手机阅读,就是浅层阅读和舒服阅读,就是浅层学习,人家总结的真是到位。结合自己目前的学习姿势,如果还这个状态这样下去,就是再用几百个琐碎时间或下班时间学习,也难以提高。
在心里面,需要总结和思考,如何进行深度阅读和学习来提升自己。
一、要有意识的用大块时间读书、学习和思考,而读书,尽量读纸质书,每次尽量做到1个半小时以上。
二、要缩小读书范围。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学习,但回望后悔没有用。如果现在真能做到用心读书和学习提升,能吃苦下真功夫,还是能所谓中年得子,厚积薄发的。自己现在年龄不小,没有年龄优势和时间优势,只有缩小读书范围。多读文学类的、历史类和部分自我管理类的书。技术方面的书也要看,主要在工作时间学习,主要用于工作,类似PS书,数据和路由器之类的。
三、1.想在上班时间能腾出时间学习技能,必须提高上班工作效率。每周五天工作时间,上午全力专注在工作上,下午时间用于学习工作上的技能和知识,想PS,数据类、互联网类都可以学。有时候还有背一些工作上的文章和领导讲话
2.下班时间读书,日更和输出。有时候还有背一些文章和领导讲话。算算时间,早上6点起床,6:15-7:40可以读书学习。中午午休到2点,2:10-3:00读书学习。晚上锻炼后8:00-10:00读书学习。10:00后看看手机上网,听听个别公开课。每天最少4个小时学习时间,如果能有效和高效使用,是能提升自己的。
3.周六、周日。除了陪家人,回老家看望父母,和朋友聚餐,每天的早上1个半小时,晚上1个小时,其他抽时间1个小时,每天最少3个小时可以用来读书、学习和输出的。
4.平均每天4个小时,如果能聚焦到部分区域的学习,如果能坚持,相信自己会有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