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督灸是基于中医外治法结合灸法特点的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法,督灸的治病作用为镇痛药物所不及;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自身的防病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强,做督灸的越来越多,因此督灸的对症用药对于督灸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经常收到一些中医机构和商家来电反映说督灸的效果好坏不一,对此感到很困惑。为此,我们通过对督灸临床治疗病种及督灸粉药物组成进行分析,不仅可明确督灸临床治疗病症的范围,而且还可进一步推进督灸治疗病症的规范化用药,为临床督灸治疗提供借鉴。
我们了解一下督灸粉
督灸是基于中医外治法结合灸法特点的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督灸的治病作用为镇痛药物所不及。
故督灸粉应选用辛温、温通及驱寒的药物,与艾灸结合对督脉进行灸治,旨在温通经脉以达脉通病除的功效。
以“督灸”、“长蛇灸”、“铺灸”为检索词,在知网、万方、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对督灸现代临床应用报道资料进行检索、筛选,我们会发现:督灸治疗主要涉及内、外、妇、儿、男科等26种病证及防病保健等;督灸粉共涉及94味中药,前10位为肉桂、麝香、丁香、川芎、斑蝥、冰片、附子、桂枝、细辛、当归、没药、透骨草;以强直性脊柱炎为例说明,督灸粉组成共涉及34味,前5位为麝香、丁香、肉桂、斑蝥、当归,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标准中药物几近相同。
由于目前督灸粉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不同厂家的督灸粉成分不尽相同,药力及持续时间相差较大,加之用法用量不一,导致督灸效果存在差异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传统督灸中,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脊柱处用医用酒精消毒3遍,涂抹调制好的姜汁后洒下督灸粉,再将裁好的桑皮纸覆盖在药粉上面;然后再铺上姜泥,姜墙厚度2~3cm、宽8~10cm,过厚导热不佳,过薄容易烫伤;最后放上艾绒,点燃艾绒的上中下三点,反复3次,这需要操作者全程监控,施灸中点燃的艾绒脱落是督灸中最严重的责任事故,严重时可导致烧伤,所以施灸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灸前嘱咐患者不动或少动,活动之前要告知操作者防止意外发生,完成督灸后用温毛巾擦去药粉。
现代督灸,又称为新式督灸,以其简单、快捷、效果好被患者接受,从2017年开始逐渐在各诊疗、保健养生机构兴起。
新式督灸,亦称为“新式督脉艾灸”,最先由艾推名家命名,后来出现的“督脉神灸”、“督脉大灸”都属于新式督灸。
督灸粉之于新式督灸,已成为重中之重,药效通过鲜姜、艾热自下而上发挥,由温热、渐热逐渐稳定紧贴皮肤熏蒸于督脉、膀胱经和八髎穴,整个过程持续45-60分钟,药力稳定,作用持久。
新式督灸充分将床、药、技结合,三功能组合为一体,功效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也是被顾客信赖的关键(后面有题注)。
然而,有热点必出乱象,随着督灸的蓬勃发展,市场上的督灸粉种类日渐增多,各种盗版、仿品纷纷出现,只注其表而略其质,或外表光鲜,或粉面糜身,为了金钱而忽视材质与配伍,更缺乏临床观察实例。
新式督灸床为载体、药为基础、技术支撑。
符合三个条件:
(1)须涵盖脊柱两侧督脉诸大穴、膀胱经及八髎穴;
(2)须药力持久、药效可靠的合格督灸粉通过稳定的艾热自下而上发挥作用;
(3)须通过背诊分析对顾客体质辨证后准确用药并按准确的流程操作。
以艾推名家为例,新式督脉灸为“隔姜药灸”,具有以下特点:
督灸床为多功能艾灸诊疗床,获得国家专利两项。
督灸粉名为“鲁汉调理粉”,经多位专家配伍并选用道地药材,经多年临床实践积累后质量获得稳定后取得生产文号。
据了解,特色背诊分析及用方技术尚处于内控状态,目前仅对已合作商家开放,目的在于保持推广的安全性和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在督灸诊疗方案中,“督灸粉”的选用与体征、病症密切相关,有效甄别不同疾患“对症下药”调理非常重要;不同顾客不同体质、同一个顾客不同的调理阶段都会涉及到单方或组方使用督灸粉。
以“医者仁心”的态度
以“百年老店”的理念
以成功人所具备的心路和选择
用正品、走正路、做正人
将新式督脉艾灸很好的服务于大众健康!
最后说一下督灸粉使用后顾客的注意事项:
督灸后饮食应该注意清淡,且忌食肥甘厚腻之品,像海鲜、酒水、香菜、辣椒等发物也不在在督灸48小时之内使用。
夏天不要喝冷饮、吹空调、吹风扇等。
一天内不要洗冷水澡,还要注意身体的保暖。
最后祝各位为他人服务的同时抽空做一下督灸,别人健康,自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