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多自称寡人,意为寡德之人,作为一个谦称,来昭告天下自己是上苍派来的有德之人。
而朱元璋用行动告诉你,寡人并不一定是寡德之人,也可能是孤家寡人。
1368年,朱元璋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横扫了元朝之后,定都南京,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正式登基称帝,明王朝辉煌的篇章就此拉开帷幕。
朱元璋本是淮右布衣,他不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杯酒释兵权的事情朱元璋不会做。他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做事做绝是他信奉的唯一原则。
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朱元璋除了快速恢复生产力,也在紧锣密鼓的将屠刀伸向自己的创业伙伴们。
刘基,李善长、胡惟庸、李文忠、冯胜、朱文正、蓝玉等人为开创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此时本应安享晚年,寿终正寝的,但依旧难逃朱元璋屠刀。
在朱元璋看来,所有人都没有朕的天下重要,为了权力,朕宁愿做一个孤家寡人。
洪武四大案震惊世界 ,朱元璋陆陆续续杀了十余万人。当时的明朝,当官的已经不敢说自己是当官的,更不敢随意出门抱大腿。因为一旦有人出了事,那么整个派系都要遭殃。
接下来逐一说一说这四大案。
1、胡惟庸案(1380年)
先说背景,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西集团与以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的派系斗争中,胡惟庸脱颖而出除掉了天下第一的谋士刘基后,又将丞相的权力独揽手中。贪污腐败,拉人下水,无时无刻的不在触碰着朱元璋的底线。后被亲信涂杰告发而被追责处死。胡惟庸案,前后被杀的人超过了1万,其中就包括开国功臣刘基、李善长等人。
此案可谓是朱元璋的得意手笔,用实力告诉世人,蝼蚁与大象终归不是一个等级。前期之所以让胡惟庸肆意妄为,朱元璋不过是欲擒故纵罢了。朱元璋正酝酿着一盘更大的棋,那就是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
胡惟庸案,朱元璋不仅消灭了能够约束自己权力的丞相制,也为老朱家的天下肃清着潜在风险。
2、空印案(1382年)
先说背景,各州县每年都要到京城户部核对账目,所有账目必须完全相符才可以,有一项不符合就要重新造册盖章审核。然而古时候的交通并不发达,往返时间太长,于是乎官员们都提前带着盖好引信的空白书册前往户部。如果发现问题直接在空白书册上重新填写即可。
在后人看来这只不过是官员鉴于手上工作的便利做出的一种变通罢了。它之所以能成为洪武四大案之一,莫过于朱元璋在有人上书说明真相之后,依旧要严办此案。朱元璋之所以如此气愤,更多的是他作为明王朝的绝对统治者,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空印事件的人。
严惩此案,他想要的效果是杀鸡敬候,告诉大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朱元璋是这个王朝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3、郭桓案(1385年)
先说背景,户部侍郎郭恒被人控告贪污2400万石粮食(约等于明朝一年的收入),从中央官员到地方府县以及富户、粮长,大概3万余人,被朱元璋杀了个干净。
此案也充满了疑点的,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胆敢在胡惟庸案余风未散的时候贪污这么多钱。并且敢如此高调的同这么多人进行分赃,着实让人难以费解。当然郭桓贪污是肯定的,但数额一定不会有这么多。
当时明月说,朱元璋之所以如此过激,这是因为朱元璋小时候常年被贪官欺压,心里有阴影。既然现在天下姓朱了,那么注定要严惩所有贪官污吏。
百度百科说,这更像一场预谋已久的剪羊毛的行动,打土豪分田地,莫过于此。
我更偏向于前者,朱元璋要的是刀韧上的权威,天下姓朱,兄弟都可以不要,更何况是3万贪官污吏。
4、蓝玉案(1393年)
先说背景,凉国公蓝玉是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内弟,也是洪武年间的主要将领之一。多次远征蒙古,并在捕鱼儿海战役中大获全胜。然蓝玉生性比较粗,说话基本不过脑袋,也多次出言不逊顶撞朱元璋。后被朱元璋以造反之名处死。前后杀了1.5万人,其中明朝武将基本被杀光。
考究史料,这不过是朱元璋自导自演的一场戏。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即太子位。朱允炆与朱标不同,年幼的朱允炆根本就无法驾驭这些开国功臣们。那么,朱元璋必须要为自己的这位皇孙清除掉一切潜在威胁。功臣又如何,天下始终是要姓朱的。
600多年来,历史上对朱元璋的评价争论从未停止过。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皇帝,他本淮右布衣 ,赤手空拳,凭着勇气和决心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推翻了元王朝。
他经历了太多挫折,所以他更加明白,从0到1就算输了也不过是回归到0,而如果从1到0那等着他的只有生命的句号而不是0。
朱元璋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被逼无奈,为了生存走上了造反之路,为了权力变成了寡人。
当然不是寡道之人而是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