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年间,中国广东梅州塔下村,有一户丘姓潮州客家人,他们世代以打渔为生,丘志勤为改变家庭贫困面貌,决定远渡重洋,来到泰国曼谷闯荡。后考虑到长子长期患病,夫人水土不服,他带着夫人和次子,重返广东塔下村。小儿子丘春盛则继续留在曼谷闯荡。靠着做地方税款“包收人”工作,从流民变成商人,完成了第一笔财富积累,并与泰国当地女子成婚,子嗣延绵,成为第一代创业者。
丘春盛辗转改行,做起了丝绸贸易。其长子丘阿昌(他信的祖父)继承了父亲的商业眼光,开设丝绸工厂,从中国、伊朗和缅甸进口丝绸,参照曼谷的流行款式,制造成衣转卖。丘家就此发迹,连泰国王室都会使用他们家生产的丝绸。丘阿昌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再也没回中国,他在泰国扎根,娶了当地女子为妻。受特殊的时代背景影响,丘家为了更好立足,1938年,丘家正式改了泰国姓氏“西那瓦”,放弃了中国姓氏。丘阿昌并不止步于单一的丝绸贸易,而是积极通过商业联姻等方式,进一步涉猎磨粉业、航运业及零售业,西那瓦家族也越发声名显赫,成为第二代创业者。
丘阿昌生了12个小孩,其中,第四子奔历•西那瓦,也就是他信的父亲发展得最好。1950年,奔历接手父亲丘阿昌的家族生意,打理丝绸产业。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把丝绸产业做得风生水起。随即他又创业,在清迈开办电影院、咖啡店、加油站、车行等,生意版图越来越大。他发现泰国社会重官轻商。在奠定了家族基础之后,他决心在60年代弃商从政,借助显赫家族地位的加持,他于1967年,当选成为清迈府议员,次年成为议会主席,2年后又当选国会议员,成为第三代创业者。随后,奔历的弟弟苏拉潘在政坛上更进一步,曾担任过泰国交通部副部长,此时,西那瓦家族势力在政商两界的地位独一无二。
奔历•西那瓦一支的子女情况最为大众熟知,“一门三总理”的政治传承成为坊间不朽传奇。特别是他信·西那瓦,曾当选泰国第23任总理,是第四代西那瓦家族的核心人物。20岁时,考入警官学校。又在美国东肯塔基大学和休斯顿州立大学攻读犯罪学,先后获得刑事司法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于1975年开始在曼谷警务部门工作,在政府部门工作时,他逐渐认识到泰国从政的本质是金钱。
颂猜•翁沙瓦,是奔历•西那瓦六女儿瑶瓦帕的丈夫,也就是他信的妹夫,曾当选泰国第26任总理。
妹妹英拉•西那瓦曾担任泰国第28位总理,也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公众对这名女子的背景一无所知,但那句“我是他信最小的妹妹。我的哥哥向你们问好”却赢得了民众的心。完成第四代创业者使命。
如今他信年仅36岁的小女儿贝东丹,却继承了父亲对政治渴求的信念。
只有强大的家族凝聚力和特有的信念支撑,才能达到如此成就的。第一代眼光敏锐,大胆出海,站在风口,做丝绸生意,完成资本积累。这是多谋善断的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撑。第二代、第三代自强不息,并未满足”小富即安“,而是带着家族发扬光大的使命感,走到商界头部,再转而进军政坛,延续兴旺。他信、英拉代表的第四代和小女儿所代表的第五代,接受精英教育,接续着开拓的眼光,在家族同心团结下,续写西那瓦家族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