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多年前读《人生海海》,留给我的只有压抑和对人生悲凉的叹息;历经人世浮沉,看惯人情冷暖,步入中年的我,再看这本书,却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参透了生活的真相,收获了豁达与通透。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麦家历时八年的力作《人生海海》,通过上校这一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展开,不同人物的故事穿插其间,字字入心、句句入骨彻底剖开了“生活的真相”。
“人生海海”来自福建闽南语,意思是说人生如海洋那样广袤无垠、漂浮不定,不必纠结于某件事情,要学会放下,学会与自己和解,经历人生起起落落,跨过岁月山河,最终发现不过如此。
全书沉淀着生活的况味与智慧,离奇的故事、曲折的人生、人性的复杂里,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光带来的馈赠。
麦家的叙事风格独特,小说中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我”,一个十几岁孩子的视角,去揭秘上校传奇的一生。不仅让故事更加完整、有趣,也让读者在曲折的“解密”过程中,一点点接近真相,一点点感受到人性的复杂。
上校当过国民党,本该是被打倒的反革命分子,但村里人却总愿和他商量要紧事;他和老保长的女人发生过关系,可老保长却处处维护他;他是太监,失去了男人的命根子,可无论从外形还是实际行为来看,他都和正常男人毫无差别……随着上校的故事不断浮出水面,小说情节也在步步推进,一个个悬疑,将故事推动得“波澜壮阔”。
上校聪明绝顶,做任何事都能赶超别人一大截,他学过木匠,还无师自通学会了医术,甚至自己打造了一套手术工具,救治了很多人。倘若他生在和平年代,一定会过得安稳而富足。然而,在那个战火弥漫的时代,他不得不背井离乡,以行医作掩护,从事谍报工作。
侵略者近乎变态地在上校的小腹上刺下了屈辱的字迹,这字迹成了他一生的羞辱和创伤,成了他人生悲剧的祸根,也成为了他一辈子疯狂遮掩的秘密。因为这个秘密,他不得不浇灭爱情的火苗,不得不为世人编造一个更为荒唐的谎言,甚至不惜犯罪,做穷途末路的逃犯。
上校是偏执的,他可以忍受由身体缺陷带来的刻薄嘲讽,他可以忍受别人好奇的打量,但他绝对不能忍受自己的耻辱,被赤裸裸地暴露出来,那字迹不仅是侵略者对自己的凌辱,更是对军人尊严和底线的践踏。
可他终究是历史长河中小小的一朵浪花,无法抵抗时代的洪流。在那场“十年浩劫”里,世俗的偏见与人性的丑陋,将他推向了崩溃的深渊。在绝望的冲撞中,他的精神最终走向毁灭,昔日的荣辱和尊严,来不及被时间抚平,便已彻底沉入记忆的海底。
书中其他人物的命运也是如此,仅仅因为一个流言,看似通晓世事的爷爷含愧上吊;身世悲哀,原生家庭的缺陷,使小瞎子的心理变得扭曲;而故事的叙述者“我”,也在少年时代背井离乡,在异国遭人冷眼,在垃圾堆里讨生活.....不同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向读者展现了人生的跌宕起伏。
所谓“万事胜意、一帆风顺”,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祝愿,在时代浪潮的影响下,人生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才是生活的真相和常态。而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艰难困苦,我们才更加热爱生活,从而在风簸浪颠中,悄然寻找到一份快乐。
上校的精神世界彻底坍塌,林阿姨将他从深渊中拯救了出来,她倾尽所有,努力使他的余生安稳无忧,这其中有赎罪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绵延不尽的爱意。然而苦难没有因为她是女子就怜香惜玉,时光和艰苦的生活,使皱纹和憔悴爬满了脸庞,但她始终用自己的坚强和命运抗衡。
故事的最后,每个人似乎都与现实、与命运握手言和,找到了与生活相处的方式。鹤发童颜的上校虽然只有儿童的智力,但他终究摆脱了过往沉重的枷锁,他回归童稚,在垂暮之年与林阿姨相伴,而在他行将就木之时,曾经的屈辱终于被她的柔情覆盖。“我”顺应时代潮流,从垃圾中起家,并为昔日恩怨画上句号,穿越了世态炎凉和生死恐惧,历经了艰辛和抉择,仇恨与戾气被化解,只余自我和解后的通达。
人生海海,起落浮沉,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生活,在引人入胜的故事背后,我参透了生活的真相:我们需要乐观面对这不够完美的世界、不够圆满的生活,放下追逐完美的执念,是一种放过自己的通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