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师的课题《论语十则》,前置作业颇具开放性,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
姚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发言的细节。譬如站姿是否端正、声音的是否响亮、汇报完毕要有礼貌地询问下面的同学:“我发言完毕,请问,哪位同学有疑问?”或“请问哪位同学有不同的补充?”。
学生互相提问环节,姚老师让学生面向对方发问和作答,也是教育学生尊重对方的讲话礼貌。
学生发言中,“万事开头难,我来为大家开一个好头……” 、“一山还有一山高,我来挑战xx”等等衔接语,十分出彩,无疑是姚老师长期训练的结果。
脱稿发言,很好。
姚老师在每位同学发言后,给予鼓励性评价,值得学习。老师开学便布置背诵《论语十则》,不断背诵,不断加强。第一课时主要是翻译选文和重点疑难词语的解释,学生互相出题考大家,所以,第二课时主要是分享,是交流感悟。
这堂课最出彩的地方,无疑是学生互相出题考对方这一环节。学生自己出题,选择考问对象,而被选到的同学既感到刺激,也很乐意回答,一问一答,轻松自在,比由教师提问的效果好很多。古文的教学,这是一个很好的新方法,值得一试。
另外,姚老师鼓励学生脱稿回答,虽还稍显稚嫩,但是一个好的开端,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断鼓励,不断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会更好的。高中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主动性相比初中,明显下降了很多,很多学生心里知道,但不愿在班里同学面前表现出来,个个沉默是金。但是,即使不愿意,只要老师要求了,指导得力,学生还是愿意发言的。
姚主任在评课时说,生本的课堂,要让学生有备而来,可是,中学生课业那么多,时间在哪?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让学生有备而来?这是值得我思考的。像姚老师这样,一开学便开始布置前置作业,让他们不定时背诵,不定时抽查,在一种共同学习的氛围里,背下了《论语十则》,也在诵读和背诵中,潜移默化感悟《论语》魅力。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还有一点,这节课,学生和老师都把重点放到了读、背和基础知识上,缺少了古文学习的“悟”。生本的课堂是不可预设的,那课后是否可以把悟补上呢?譬如让学生写一写《我读论语》之类的感悟文章。古文学习,读与悟是结合的,我们要让学生读进去,悟出来。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营造一种热烈讨论的氛围,老师要激趣,要在导读里,让学生有兴趣读,有兴趣学习,而学生互问是一个不错的激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