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以梦为马,莫负韶华
这篇经验帖来自知新共学翻译群译友“东方”。
对东方开始有点印象,还是上个月的事。当时觉得她的译文稳稳的,语法功底似乎也很扎实,所以就找她聊了聊。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找她了解情况其实是想问她有没有意向做点评译友。一问日常工作,在车站售票,似乎还需要黑白倒班。无奈,刚到嘴边的话,硬是让我吞了回去。再问她是不是已经过了二笔,答考了,成绩未出。私心想,以她平时译文的水平,应该也差不多了。
这个月再联系时正是二笔成绩放榜的日子,她告诉我通过了,我替她高兴。全国15%的通过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对于一个需要工作时间不自由、工科出身、家有子女的非专业人士来说,着实不易。邀请她写了一篇经验贴,一点没让我失望,洋洋洒洒几千字,满满的走心与诚意。
东方也让我想起了去年知新共学的一位译友,本职工作是顺丰快递员,每天送完货回到家就自学英语,一直坚持着。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看到家门口的快递员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样子,就会想起那位译友。
任凭生活几多不易,有梦为马,定不负韶华。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先曝成绩:综合67,实务62。分数不高,但听说二笔通过率本来就低,所以作为业余选手,我还是知足的。
要说我励志,大抵是因为我工科出身,专业完全不搭边,又等到考完了二笔才来知新共学翻译群练习,工作又是傻子都会的售票服务工作。可能很多人觉得,只有一无所长、没有什么出路的人才会做这种傻子都会的卑微的工作吧。但事实上,我们这里有各类资质各种才艺的人也很多,去找个大家眼中所谓更高大上的工作完全没问题。只是我们没有对某种工作特别热爱,又没那么多事业上的野心,想有更多的时间顾家,明白不想事的工作意味着能保留更多的精力到下班后做自己想做的事,走斜杠青年路线。
要说缘起,主要是这两年身边结婚生子的同学朋友渐多,看到辣妈们要么全职带娃,要么在工作与带娃间难以平衡,我开始想要更多的自由时间。偶然关注到Ivy后,看她全职带娃、自由翻译、亲自辅导宝宝英语启蒙,感觉这样的状态简直不要太好了。又想起大三科研训练时,导师要求读英文文献,理由是英文数据库比中文的大得多,国际最新科研动态都用英文,可惜当时对专业对科研毫无兴趣的我只是为拿到学分而完成阅读任务,都没想过要因此好好把英语学起来。好在我终于开窍了,决定好好学习了。哪怕达不到Ivy那样的水平,能通过英语睁眼看世界,感受另一种思维,也很美妙啊。
「如果中译英没头绪,等一等,先练英译中」
再说英语基础,没有考托考G烤鸭,只有六级548,而且写作和翻译没及格(听力和阅读都是200+)。虽说六级很水,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我的英语水平——简单的听力阅读能懂个大概,但表达一窍不通,又不思进取,觉得这种考试过了就行,所以也不会去背,连模板套路都不会。
清楚了自己的问题,再想想天天都在使用的中文,写作表达能力依然如此堪忧,哪有理由浮躁,乖乖准备一场持久战吧。所以我的应试性不强,重点在于呵护自己的学习兴趣,政府工作报告那些东西感觉太枯燥(其实我也不知道到底枯不枯燥,毕竟没看过),不想看就不看,我不会为此焦虑或内疚。先打好语言功底最重要。
所以我不是一开始就直接练翻译,而是根据自己的水平,一步一步来的。先看几本书入个门,让自己了解一下翻译。然后开始阅读,给自己输入英语。感觉自己对英文的理解有较大把握了,再试着做英译中。在英译中的过程中,对中英文差异有了不少体会,觉得现在可以尝试输出英文了,才开始中译英。
综合对很多考生来说应该都是没问题的。我觉得综合唯一的难点就是词汇。20道词义辨析,20道词汇替换,这40分可不好拿。但作为一名合格的翻译,综合里的那些语法、阅读理解应该都是没问题的,这60分应该把握比较大。综合考量之下,我觉得通过还是没问题的,不需要单独为这个做准备。而考试结果,我也只有67分,足见我在词汇上有多忧伤。回想考场上,词义辨析我总是在两个词义或词形差不多的选项间徘徊,词汇替换又有很多是四个选项都不认识,所以这个分数,我服!
「师傅领进门。没有师傅?那就看师傅的书吧!」
进门还是要有师傅领的,身边没有师傅那就找师傅的书嘛。
▲旋元佑《文法俱乐部》
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厘清外刊中那么多的长难句,有时还是需要语法分析的。对中译英来说,语法正确也是一个底线吧。所以我入门第一件事是找一本语法书来看。
传统的语法书我肯定是看不下去的,我选择的是比较系统的《文法俱乐部》。虽然现在也不太记得讲了啥,反正当时就是各种醍醐灌顶,还不禁耻笑自己堂堂理工生怎么可能会不懂语法,这太不科学了,总结规律建立框架不应该是我们最擅长的嘛。总之这是一本可以快速读完(一向不爱做题的我当然是直接忽略练习题的)并迅速建立英语逻辑框架的书。当然,如果你要细扣各种语法,那还是准备一本传统语法书吧。
▲武峰《12天突破英汉翻译》
看书名就知道又是一本可以迅速看完的书。这本书对于我这种既没做过翻译练习,也没对比过中英文差异的人来说,是些比较老实的方法论,可以懂得一些简单的语序调整、词性转换等。对英语专业的人来说,可能略简单。
▲韩刚《90天攻克三级笔译》
因为是在图书馆发现的这本书,所以也看得比较快。既有英译中,也有中译英。韩刚的翻译更灵活,其中有很多翻译鉴赏,对翻译思路很有启发。对于有基础的英专生,我觉得这本书更合适。因为觉得韩刚的三级笔译很不错,所以我去买了他的《90天攻克二级笔译》,好再认真看看。两本书的方法论是一样的,结构也差不多,选择一本就行。然而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只看了中译英了解一下思路,英译中部分没看了。
▲平卡姆的《中式英语之鉴》
虽然是全英文,但毕竟是写给中国人看的,所以其实很友好,生词不多,而且重复出现,通过上下文也很容易猜出词义。如果觉得看不下去,可以找Ivy,她录了视频讲解。
我在入门阶段就来看这本书,就是幻想着能把中式英语扼杀在摇篮里。等我多练习一点中译英,可能又要重读这本书来检点自己的英文。需要做中译英或者英文写作的,如果还没看过这本书,那么推荐你看看哦。没准你觉得很自然的表达,在英语母语者看来就是Chinglish,重复啰嗦、不合逻辑等。
「先输入,再来谈输出」
阅读是最重要的工作。一是因为我之前的英文课外阅读量几乎为0,又时隔多年没正儿八经地看过一段英文,亟须补课,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见惯了各种句型,也就没那么多语法问题了。二是因为阅读是英译中的基础,对英文原文的理解有任何偏差,翻译就会出错。三是因为没有英文输入,就写不出正常的英文来,中译英便无从下笔。
阅读材料以大家最熟悉的《经济学人》为主。其实一周也看不了几篇,所以挑自己感兴趣的看就行了。像中东非洲拉美那些版块的话题太过陌生,看中文我都未必搞得清,就不要强迫自己去看了。总地说来,我看得比较多的是社论、中国、商业、金融、科技这几个版块。就跟看头条一样,觉得这个话题有意思,那就点进去看看,只是换种语言而已。而外刊中不同的报道视角、表达方式也会激起更多的阅读兴趣。当然媒体都有自己的立场,而且中西文化有差异,尤其还有意识形态问题,所以有些观点,了解一下就好,别较真。
既然是当头条看,自然就是泛读为主了。如果对某个新闻事件感兴趣,那就追踪阅读后续报道;如果有针对某一新闻的多篇评论,可以看看各方的不同观点。真的跟看头条一个样啊。这样保持话题连续性的额外好处是,生词重复出现的机率会高一些,还可以了解一下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不过记不记得住就看缘分了。但是到了现在想练习中译英的时候,就发现要写出出彩的英文,平时多积累些表达、词义辨析实在太重要了。该如何着手?我不知道。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
「多阅读,笔记随缘」
那么阅读时到底做不做笔记呢?其实一开始我是做了一点的,但没几天我就发现,我有做不完的笔记,而且估计之后也不会再看了。那么这样除了自我感动,除了耽搁时间破坏阅读体验,好像没有多少意义。于是我放弃了。到现在,我再去看一下当初的那几页笔记,发现很多句子我都觉得平淡无奇了。所以我觉得,在阅读的原始积累阶段,还是乖乖多阅读吧,看到好句子多读几遍读顺了就好,也许没过多久,你又会看到差不多的句型,再过一阵就喜新厌旧了。
「英译中,中文也要加强」
看了这么多,该动手实践了。英译中的难度其实比我想象的要大。不仅生词要查,经常有很多认识的单词也是需要查的,或因为想不到合适的中文词,需要借英文释义扩大选择面,或因为感觉上下文逻辑不通,这种时候通常都是自己的理解出了问题,需要查查单词是否还有其他意思。另外就是高估了自己的中文表达能力,翻译时经常会词穷,会陷在英文的框架里不能自拔,或者一堆口水话,虽然意思到了,但质量却比原文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英译中确实是检验阅读理解的一个有力工具,如果只是简单地看看,可能会有一种自己英语阅读很好的错觉;也让自己开始重新认识母语,并意识到中文也需要加强学习。
如果只是阅读,文章涉及的很多背景知识可能就会直接忽略。但为了能准确翻译,则必须把相关的事件、专业知识去找出来。所以,如果阅读到一篇想要深入了解的文章,那就去把它翻译了吧。这个时候不会为翻译要查各种资料而觉得烦,因为是自己真的想去了解背后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翻译任务。这样自己主动选择英文材料的好处就是,不仅练习了英译中,而且更能加深理解、刺激自己进行更多相关主题的阅读,也更愿意去坚持。
「每日练习,聚沙成塔」
练习不在多,一天翻译一段,一周、十来天才翻译完一篇文章很正常。关键还是要提高翻译质量,如果只是自己翻译给自己看,译文还是会马虎一些,不如就把自己的翻译公之于众吧。于是8月份我开了一个公众号,把自己的英译中练习转发到朋友圈。虽然阅读量很少,但毕竟还是有人看,而且还不知道是谁在看,所以就会对自己提高要求:原文思考得更细致一点,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有理解错误,多不好啊;译文也得写得更流畅一点,不求用词多好,但至少要保证流畅啊,可读性太差了怕是要被笑话的。要是还能碰到有人帮你指出问题,跟你探讨交流,那就真的赚大了。
所以翻译真的挺费时费力的,都没什么时间进行头条阅读了,更别说练习中译英了。之所以不急于练中译英,是因为我觉得语言这东西不能自己乱造啊,要有了一定的输入才能输出。而且我认为中译英很多时候就是英译中的逆过程,练习英译中,其实也是在为中译英做积累。
「抱佛脚的本能还是要有的」
中译英
没有看过政府工作报告那些,也没有练习过中译英,所以在考前是要抱抱佛脚的。
▲看中国关键词(中国翻译研究院公众号上每天发一个),感受一下公文风。这个每篇都很短,两百字左右吧,一天看一个,并不为难,所以,对于考试来说,我觉得这个的可看性强多了。而且人家翻译得确实很好啊,光看中文这些确实没意思,但再看看英文,人家的选词、思路可能会让你眼前一亮呢。不过也是因为我水平低,所以才感觉分分钟有惊喜吧。
▲在网上找了一篇刘晓明大使的双语演讲稿,选取几段自己尝试一次中译英。感觉还好,毕竟中文原文都看得懂(中文都看不懂的题材英文就更看不懂了),而自己的英文表达思路和词汇都太有限,所以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做起来反而更干脆,远没有英译中那么纠结。
▲再翻翻韩刚的《90天攻克二级笔译》中译英的思路。这本书附赠了几套真题,挑几篇看看,感受一下考题风格和难度。
模拟实务考试
都说二笔实务最大的问题是题量大,答不完。所以抽出一个时间——不被打扰的三小时,随便拿一套真题试一下,感受一下自己用手写字、用纸质字典查词的速度,记录一下英译中、中译英各用了多长时间。没去斟酌表达,字也写得很丑,踩点答完,没有检查译文。看来考场上至少得按这个进度做。
「上考场」
感觉到了考试时间的紧张,所以我准备了手表。英汉字典是以前在学校买的牛津6,汉英字典是缩印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跟别人的大字典比起来,我这两本显得很业余,但也够用了。毕竟也就考场上用一下,不想太破费。
实务我是先做中译英,后做英译中。原因有二:一、考前的中译英练习告诉我,中译英没那么纠结;二、听说每篇都是25分(这个我不确定哦),但中译英篇幅短得多,那就意味着我每答对一句话能得到的分更多啊(当然我也不知道评分标准)。
中译英比我模拟时用的时间略少,所以答完后与原文对照读了一遍,检查有没有漏译,然后再通读了一遍英文,检查有没有语法或拼写问题。英译中踩点答完,没有检查了。因为都是不经思考直接下笔,字也越写越潦草,又没有通读译文,所以反而是一直都在练习的英译中让我有些担心。很多人认为中译英更头痛,但就我个人的考试经验看来,其实英译中更难,更应重点练习,提高速度。当然这只是就考试而言哦。要真正译出好的英文,掌握好一门语言,那还有很长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具体多长,可先参照自己的中文表达水平与学习使用时间,然后,慢慢来。
整体感觉这次考试还是不难,英译中的文章感觉比我自己平时翻译的要简单,中译英也没有考政府工作报告,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考运吧。
以上便是我这一年半来的英语与翻译学习历程,有些安排未必合理,有些想法未必客观,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家择善而从吧。新年再接再厉,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