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百度词条的定义是,人基于一定的思维感官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
这句话太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就不知如何入手了。
最近在学习得到赵昱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中“整合价值”,对价值观分析,就一目了然。
首先,价值观的实质是“什么东西对你重要”的排序。
以李清照的“沉船故事”为例。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坐船难逃,中间忽然宋高宗征召赵明诚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赵明诚只好与家人分开。
他离开的时候,李清照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站在船头,大声问已经上岸的赵明诚:“如果事态紧急,我该怎么办?”
赵明诚在岸上大喊道“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意思是,首先把物品扔掉,然后是书籍、古董,但是宗族世代相传的祭祀礼器,就是死,也不能丢弃。
从故事看出,赵明诚的价值排序非常不理性。常规来说,书籍、古董很值钱,但在战乱时期,辎重衣被是存活的必备,应比宗器更重要。若人已不在,坟墓、祠堂都没有意义了。但这就是赵明诚的价值观。
这里可看出价值观是感性的,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其次,不清晰的价值观需要重新梳理。
价值观感性,当遇到不能取舍时,就要按重要性进行排序。
这时是需要理性来分析、梳理,理性去分析,这样的情感对我是否还有利?
待明确之后,不能简单认为知道就行了,还要不断磨合、调整,不断用情感战胜情感,形成稳定的价值观。
如我原单位有一下属,事业心重,对自己的名誉非常看重。经常加班加点做事,进步很快。为了更好地培养他,领导安排他到异地锻炼。
当时他孩子不到两岁,太太做小学老师,他一离开,照顾家庭的压力都集中在太太身上。
在异地任职,公司可以安排每月一次探亲。但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半年没回家。加上平时不注重与太太沟通,搞得太太闹着要跟他离婚。
他很苦恼,认为自己在外面打拼,是为了家庭。为什么太太就不能理解他,并说赌气话,如果不愿理解,要离就离。
我了解情况之后,跟他分析,是否还爱着太太和孩子?他说肯定爱的,只是工作和家庭不知如何协调。
后面,经过梳理,家庭放在第一,工作放在第二。为了能更好培养感情,每日必给家里视频,每月必回家一次。另外还在异地租了一套房子,他若忙得走不开,就让太太带孩子过来。寒暑假太太还可长住一段时间。经过一年时间,两人的感情得到好的修复。
最后,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磨练价值观,把自己的价值观磨练得更加强大、自洽、自主。
比如,如果做一件事失败了,会很痛苦,做成功了,也没有太开心,说明这是一个被外界所控制的价值观。反之,如果这件事情做成功之后很开心,失败了,当然会失望,但没有那么痛不欲生。这可能就是一个来自于你真正内心需求的价值观,应该好好珍惜和培养它,确认它。
挫折是提升价值观的最好良药,能倒逼更为清晰的价值观体系。
从个人来说,有一套完善的价值观体系,做事会不慌,很有定力。也就是在难以取舍之时,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无怨无悔。
对公司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记得多年前,公司合作的一家机构,有当地领导站台,业绩在同业排在前茅。很多公司争抢与其合作为荣,条件一再放松。我们在合作中,发现其暗地压榨和占用客户资金现象,于是断绝了合作关系。当时很多同业不解,我们还是以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为导向。哪怕损失了这块业务,也不跟价值观不符的客户合作。果不其然,过了三年后,这个机构就暴雷,与其合作的公司损失惨重。
所以,当你面对选择,不知如何下手时,请按价值观标准去选择,不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