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将书写变成一种习惯。我觉得其实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一个不小心,这样的“习惯”只是成为了一种惰性,为了书写而书写,只是大白话的流水账,毫无结构章法可言,这样的习惯,坚持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和其他诸多技能一样,书写的能力也需要凭借一点一滴的积累,需要日复一日基本素养的训练才能够得以提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练习。
没有目的的积累,一万小时也不会成为专家,而有目的有规划的可以练习,却可以使你越来越强大。
今天来谈谈写作的两个基本功,对初学写作的人而言,基本功的反复锤炼必不可少。
第一,写人写事的能力。
看上去这是老生常谈,小学生的作文练习里首先练习的就是写人写事,但我个人依旧觉得,这是一项写作必不可少的素养,写人写事容易,但把人或者事写好却并不那么简单。
首先,要观察的仔细。比如写人,要刻画出一个完完整整活灵活现的人,这个人有什么特点,性格怎么样?都需要反复地观察和揣摩。写事也是一样,要描述一件完完整整的事情,而不是一些破碎不全的事实,就要去分析每一个细节,孰轻孰重,关键要点在哪里,甚至切换好几个角度去看同一件事情,这些都需要细致的观察力,缜密的分析力和适度的想象力相互配合才好。
其次,要不断重复练习和记录。养成一种习惯,每天刻画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就找身边的人和事,养成观察和研究生活的习惯和能力,随时留心,随时积累,慢慢地,肚子里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样貌、行动、思想、情感,一件事有一件事的秩序、层次、节奏和始终,能够有头有尾完完整整地把它讲述出来,其实是一项非常厉害的写作技能。
第二,言语通畅的能力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写文章,用一字、造一句,都要仔细推敲。
现在很多写作者只看字数,看起来打字很通常,一连串的口水话占了大部分篇幅,其实就是忽略了文字通畅这个写作基本功。就好像现在热门的演讲能力,同样是说话,为什么优秀的演讲者讲出来的话会那么多人喜欢听?这就是持续练习后的语言的力量。
语言通畅的磨练看似麻烦,但形成习惯后会是一个持续稳定上升的过程,值得训练。
每写完一句话,看看每个字词用的是否恰当,用字是不是足够精简,有没有更好的词可以替换,使整句的意思更明显,发音更响亮;几句话连起来的时候,是不是够顺畅,前后呼应,互相关联的关系是不是够清晰;整个的结构上,能不能有波澜起伏,有层层递进......
最后再读给自己和别人听,文章写出来是要分享和传播的,大家都念的顺口,就是通畅的好文章。
上面的两点,是我个人认为写作上的基本功,就像一个歌唱家要天天练嗓子一样,是需要每天磨练的,日复一日,多多练习,一定会受益匪浅,稳步提升的。
期待和大家一起努力,写出更好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