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滋有味做教师》摘录随思(二)

03

《多一点敬畏之心》

【摘录】

任何一种以牺牲当下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教育教学行为,都绝对不属于教育的本真态势,也就不值得敬畏。

第一,请对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教师职业心存敬畏。

第二,请对我们传承的文化,传授的知识心存敬畏。

第三,请对我们的专业技能和课堂活动心存敬畏。

第四,请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和共性化生命价值心存敬畏。

第五,请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心存敬畏。

敬畏你的教材,敬畏你的教案,敬畏你的职业,敬畏你的学校,敬畏你的学生,用虔敬的心态,把该做的任何事都往最美好处去做,如此,美好的梦便能再次降生,生命的花便能精彩绽放。

【反观】

这五条敬畏里,我在第二条和第三条上有些缺失。反思这几年的教学,有些时候显得比较随意,只是想着怎么上,没有去深入研究一个课堂,或者一个知识点,或者一类不懂的学生,到底有哪些具体有效的策略去帮助他们。也就是没有做到“敬畏教材,敬畏教案”。下学期新接的班级,还是给自己一些要求吧,毕竟还有几年就退休了,没有“试验田”让自己去任意实施我的蓝图了。

保持敬畏,就是不误人子弟,这是最基本的底线。

02

《优秀是自己逼出来的》

【摘录】

人,总不能也不应该浑浑噩噩地行走在职业的河岸上,与其做个看客,不如自己到风浪中搏击。找寻到生命始终奋发的灵感,不是一种有价值的存在方式吗?所以,我渴望公开课。

“一名教师如果不读书不思考,那么,工作十年之后,他教哪个年级,便只有那个年级的水平。”

逼一逼自己,逼自己知耻,逼自己思考,逼自己定位,逼自己行动。

不把自己逼上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之路,也就不要奢望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教育人生。

人是需要一点自虐精神的,把每一个日子都过成闲庭信步,最终拥有的,只能是头顶那片并不属于自己的天。为自己找一片荒野,给肩头荷上锄犁,去耕耘,去播种,去栉风沐雨,才能在秋风起处,既收获五谷与瓜果,又收获强健的躯体和丰收的喜悦。

【反观】

逼自己,阅读和写作,逼自己,有追求。这份追求,只与自己有关,不需要借助外力,也不需要外界评判,默默做就行了。

当然,我的追求,好多时候也还是在舒适区里打转。看上去我很努力啊,可是又什么用呢?

啃读精神,如果没有任务驱动,是不会做下去的。

文章征集,如果没有机制,也不会下功夫的。

我的弱项:课题撰写。永远停留在叙事层面,没有高屋建瓴的表达与提炼,且原定的课题报告,目前也没有启动。

我的努力,就是一种闲庭信步的努力,这其实也就是不努力。

做教师,真的需要有冷板凳精神,慢下来,坚持。

这样的教师,的确才是有滋有味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