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读书是很个人的事情,直到最近跟新认识的一位朋友一起开始尝试共读一本书,我发现同一时段阅读同一本书乐趣非常多。首先,我们选定共读的书籍,然后,我们商定好见面分享共读书籍的日子。 这样,在阅读期间,我们就会带着更强的目的去阅读,在阅读的时候也会留意那些印象最深部分。在我的两次共读经历中,我都是参考了朋友推荐的书,如果不是对方的推荐,我觉得我很有可能会错过这些好书。
因为,我一直以来喜欢凭直觉去选书,有着很强的偏好性,我基本遵循的选书原则是滚雪球式,也就是从第一本书开始,然后,根据本中的线索,开始找第二本书,然后看同类的书,从点到面的进行阅读,这样的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所读的书,用线索进行关联,可以有比较系统的知识架构。于此同时,这样的阅读也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很难跳脱出这个阅读线索,去接触到其他类别的图书,但是有了这位爱读书的朋友的分享,我就可以试着用对方的眼光去尝试读别的类型的书。如果跟着对方共读,就可以进入另外一个书籍类别范畴。重点是,我们在分享的过程中,会发散出更多话题,让自己的兴趣点一下子扩大很多倍,再根据双方的兴趣,可以寻找下一本共读的书籍,有点类似寻宝的过程。
共度还可以将看过的书进行内化,强化语言的表达能力,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过的书,如果没有输出成文字或者口头语言的话,就很难留下痕迹,即便阅读的时候遇到了非常有感触的文字,看完后,没过几天也会被其他需要记忆的内容所覆盖。而共读后的共同讨论阶段可以增强记忆,还可以通过口头的语言表达,让大脑动起来,大脑会对所读内容进行接收,消化,处理,并加工成口头文字表达出来,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大脑练习机会,因为双方分享的时候也不仅仅是讲述的方式,也会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因此,在问题的引导下,会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一问一答会调动到各自的整个知识体系,最后谈话的走向有时会让双方非常意外。
单独读书的时候,我们会形成自己的观点,但是却没有机会得到他人的印证,共读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会得到彼此的观点认可,同时,对方分享的内容也可以为自己扫盲,形成一种观点的互补,从而扩展了自己的认知边界。
共读分享的谈话质量会相当高,因为双方是有备而来,并非漫无边际的聊天,是带着互相学习的心态相聚在一起,因此,总会创造出一种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如果你还没有共读的伙伴,不妨试着多询问自己身边爱读书的朋友,说不定就可以找到你的最佳人选。